病案:患者,男性,33岁,因“反复四肢麻木2年,再发伴抽筋、心悸、气短20分钟”于2018年7月23日入院。缘患者于2016年因肠胃不适出现腹泻,5-7次/日,后出现四肢麻木抽筋、心悸、呼吸急促、头晕等不适,在当地医院就诊治疗后症状可缓解。2017年下半年开始反复出现上述症状,并逐渐加重。2018年7月23日凌晨4点突发四肢麻木抽筋,伴心悸、呼吸急促,家属予风油精等外涂后症状有所缓解,遂呼叫120送至我院急诊就诊,予吸氧、补液支持治疗,现患者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而收入我科。既往史:胃息肉(胃体)、慢性胃炎、直肠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肝囊肿、鼻中隔偏曲病史多年。中医诊断:痉证(病)(痰饮证); 西医诊断:抽动障碍。入院症见:四肢暂无麻木抽筋、偶有心悸,少许头晕,胃脘胀满,时有烧心、反酸,纳一般,眠差,易惊醒,大便偏烂,时有粘液,带白色泡沫,3-4次/日,食用寒凉食物易水样便腹泻,食辛辣煎炸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甚至水样便。舌郁红,苔薄白腻,脉细弦,左脉偏弱。自诉肢体麻木抽筋,常于夜间2-4时发作,发作时常偶伴有心悸、气短不适。入院时暂无四肢麻木、抽筋,但入院当天晚上还是有发痉一次,次日查房征求患者同意后即予安排全身刮痧方案。
首次刮痧前舌象
刮痧以“通经止痉、造气造血、调理脏腑功能、驱邪排毒”,拟方案为:(1)稳定上焦:刮拭心包经、心经、肺经,重点是左心包右尺泽以引血下行,三焦经解肝郁,调畅气机;(2)开阳脉:刮拭督脉、膀胱经;(3)肝脾肾同治:刮拭肝脾肾投影区;(4)消化道问题:腹部任脉(中脘穴重点)、胃经、脾经;(5)四井排毒:双膝以下的肝胆、脾胃经刮到足趾,双足磨痧排毒,重点是太溪、复溜引肾水上行,公孙、太白补气,太冲穴调肝熄风镇痉。
刮痧过程:刮拭脊柱时在胸椎第2-3节出现心前区刺痛感,胸椎第6-8节时觉腹部胃肠疼痛,刮拭完疼痛均消失,刮两胁时有少许胀痛感,全身刮完感觉经络被打通,一身轻松、舒j畅,暖暖的,治疗完毕常规嘱咐24小时辟谷、多饮温开水,饿了喝红糖水,第二天反馈刮痧后解黄褐色水样便5次,口干比较明显,恢复进食可逐渐缓解;夜间无肢体抽筋、心悸、气短发作,睡眠明显改善。
第一次的痧象
首次刮痧后第三天的舌象
痧退后予第二次刮痧,刮拭脊柱时同样和第一次刮痧一样出现胸前和腹部的疼痛,四井排毒有较多的黑痧排出,全身刮完后考虑患者辟谷喝红糖水有明显口干而复食后可消失,就没让患者辟谷,嘱饿了喝点白粥水,次日反馈刮痧后无口干不适,状态良好,住院期总共安排了全身刮3次。
每二次刮的痧象较前减轻
出院情况:患者精气神改善,面色改善,肢体抽筋得到有效控制,脾胃问题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主诉无四肢麻木抽筋、心悸、头晕、烧心、反酸等不适,纳眠尚可,大便3次/日,质烂,进食后觉少许胃胀,于2018年8月3日出院,随访6月余未曾有痉证发作。
病案分析:本例患者以四肢麻木抽筋为发病症状,归属于中医学”痉证”范畴。通过中医四诊,结合其舌象、脉象,辨证为痰饮证。缘患者饮食不节,劳倦内生,脾虚生痰,痰饮内盛,土不载木,发为本病,《金匮要略方论本义·痉病总论》:“脉者人之正气血所行之道路也,杂错乎邪风、邪湿、邪寒,则脉行之道路必阻塞壅滞,而拘急痉挛之证见矣。”《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凡抽搐、震颤、头摇等,中医皆谓之风,风胜则动也,病位在肝,然与脾有密切关系。虞抟云:“盖脾虚则生风,风盛则筋急。”考虑发病基础为肝脾肾不足,精气血亏虚,临床表现为虚实挟杂之症,重在肝之症。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主疏泄而调畅气机,主藏血而上养两目,养筋脉而充润爪甲,主筋;肾藏精,主封藏,为五脏阴阳之本,且肝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滋,使全身筋脉得以濡养;脾主运化,升清泌浊。本例患者肝肾不足,精血乏源,水不涵木,加之饮食不节而便泄,脾元受伤,脾虚生痰生风,标实之物壅滞脉道,气血运行失常,筋脉失养而麻木,木失土培而痉挛。治宜滋补肝肾、养血柔肝止痉、健脾通络之法。
体会:本案例主要通过充分运用李氏砭法的虎符铜砭刮痧之“肝胆论、通论、整体论”的理论指导,进行辨证拟定刮痧方案,肝脾肾同治,患者通过刮痧后痉证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随访6月余未曾复发。这个案例见证了中医并不是大众思维的慢郎中,在急危重症方面发挥着不可思议的神奇功效。感恩雷丽芳班长、刘宇护长的引领入门,感恩师傅的倾囊相授,让我成为刮痧之手,让我拥有一技之长为老百姓缓解病痛。在临床工作中,平时都是做得多,写的少,据个人经验观察,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刮痧后辟谷期间喝红糖水容易出现口干或反酸较前加重,建议喝米汤水可避免上述情况发生。这份病例报告仅供大家参考。
感恩师傅的谆谆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