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三字经》里面的第一段话都已经滚瓜烂熟了,原话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说,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对于每个刚出生的懵懂孩子来说他们的性情都是一样的,随着后天的不同环境和教育,孩子的成长就会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千万不要小看孩子的教育,不要总觉得孩子还小,等他长大了再怎么样怎么样,真的到那个时候一切都晚了。
竹子用4年的时间,仅仅长3厘米,从第5年开始,每天以超过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仅用6周的时间就能长到了15米。而在之前的4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方米。在孩子扎根还没有像竹子一样破茧而出时,酝酿成长的头几年千万不要宠溺孩子,让孩子失去童趣和人性,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不要等有一天叛逆来了只能做个束手无策的父母,让孩子从此走上一条不归路,还你一个惨淡的晚年生活。
01.
周末像往常一样带着孩子去超市采购一周的所有口粮,结账时还好人没有那么多。排在我们前面的一个小男孩大概5--6岁的样子,不停地从营业台旁边的小柜台拿起这个放下那个,甚至把一个口香糖的盖子都拆封了,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大人制止一下孩子。过了一会大概是玩腻了,开始推了一下他前面结账的阿姨,然后很大声的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慢啊,还不快点啊,你怎么不去死啊!”大概是见阿姨回头瞪了一眼,孩子竟然没有一点退缩害怕,更加大声的嚷了一句:
“你怎么不早点死啊!”
这下阿姨开始发话了,“请问这是谁家的孩子?”
排在我前面一直没有说话的一位打扮时髦的中年妇女搭话了,“怎么了,怎么了,这是我家孩子”。
“呵呵,没有什么事。就是你家孩子说话方式太奇怪了,这本不应该是孩子说的话。他大概嫌我结账慢,说我怎么不去死。”这个阿姨还算是客气的,笑着说完。
孩子的妈妈现在终于才发火了,骂了孩子几句,孩子不停地顶嘴,妈妈就打了孩子的嘴巴,是轻轻的那种拍打,眼看孩子要哭了,旁边大概是奶奶吧,一把拉过孩子,对那个妈妈说:“有什么好打的,孩子还这么小,懂什么”。大家都在尴尬得看着这一家子,妈妈大概是实在脸上挂不住还在那准备教训一下孩子,奶奶则一把拉着孩子先走了,孩子还不停地回头说着坏妈妈。
似乎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但是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基本的礼貌还是懂的,从孩子身上完全暴露出一家人对孩子的宠溺,溺爱到犯错了都不需要承担责任,连一个道歉的机会都没有给孩子,这让孩子如何、何时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不礼貌?请问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俗话说不犯错的孩子长不大,但是犯错就要及时纠正、改正才会有进步、有成长,要不然就是错上加错,越发不可收拾了。
不要觉得孩子还小,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的,一个个都是小人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还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时,说话做事完全是靠模仿的,最先模仿的就是家人。从小就给孩子理性的爱,不要感性的宠溺。每个人都只有一个童年,没有成功塑造好就会丢掉一生。
02
邻居家孩子与我同龄,从小一起玩大的。上次回去看他都当爸爸的人了,还吊儿郎当、不务正业,没有一个正经工作,整天喝酒、玩牌。
他就是典型的被溺爱大的孩子。在我们小时候物质虽然已经不匮乏了,但是对于他家四个孩子来说,还是有点拮据的。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有两个姐姐,还有一个妹妹。记得小时候有什么好吃的都是他的最多,甚至是独食,连最小的妹妹都只能眼巴巴看着他逍遥自在一个人吃完。玩具、新衣服、走亲戚、出远门……特殊待遇都给了他,邻居整天宝啊宝啊的叫着疼着,真的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都舍不得孩子自己动手,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日子。
到该娶媳妇的年龄了,他开始抱怨自己的父母没有本事,没有给他攒够钱买车买房,整天横挑鼻子竖挑眼,和父母吵着闹着。
后来父母和姐妹们想办法帮他凑了个首付买了房子也取到了媳妇,他又开始抱怨嫌弃父母年龄大了,帮不上什么忙还经常生病,拖累他的美好人生了,要不然他这会早都出去做生意飞黄腾达了,父母牵绊拖累着什么都干不成。
而直到现在他的父母还宠溺着他,舍不得让他辛苦,生病了也是硬抗着不给他添麻烦,女儿们给的零花钱舍不得花都悄悄赞起来给儿子,儿子还大言不惭地嫌弃着二老。
你说这样的儿子有什么用?宠溺到连最起码的孝敬父母都不会,从小就被教育成这种白眼狼,谁之过?“子不教,父之过”,在孩子可塑性时期,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还小,他只是个孩子,一切都还早,再不好好教育给孩子一个正确的三观,那么就等着享受不成器孩子赠送的惨淡晚年生活吧!
生,不易;活,不易;生活亦不易!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让你的孩子是谁。教育孩子宜早不宜晚,言教不如身教,做好孩子榜样的同时千万不要在宠溺孩子了,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机会,给他一个独立的空间,让他亲子去体验活着的美好以及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