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讲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女孩纸,
姑且叫她S吧。
初识S,
在三年前,
一家街角的咖啡店。
干事麻利儿,
嘎嘣脆,
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
后来的无数事实证明,
这个第一印象有多重要,
而因为这个显著的特点,
她后来的一切,
在外人看来,
显得那么的不可思议,
但在我看来,
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后来,
和老婆大人聊起S的蜕变,
她very的意外,
是老婆大人,
成就了我和S在保险经纪道路上的交集。
但也正如老婆大人所言:
我给你介绍了很多人啊,
也就S啊,
关键是就说了一句,
人家第二天就迅猛找你了。
更多的人,
是犹豫再犹豫,
最后还是选择原地呆着啊。
不愧是老婆大人,
一语中的,
我来总结一下:
就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做决策时要杀伐决断,
干事情要雷厉风行。
以下的故事并不浪漫,
却见证了一个时期的传奇。
老婆和S相识于爱败妈妈网的CBD午餐会,
当时都初为人母,
又都是附近的职场白骨精,
于是加了微信,
有了朋友圈,
后来S某天发了友邦保险的产品,
两个人就微信聊了一下,
原来S在世界500强里做部门总经理多年,
本职工作也差不多瓶颈了,
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
想寻找一份时间自由、兼顾陪伴孩子的工作,
就想着看看保险能不能找到新的春天,
所以到友邦做兼职。
S那天才知道
世上还有保险经纪这么回事,
带着懵懂直接约了我第二天见面,
然后迅猛决定兼职保险经纪。
请注意是迅猛,
很多代理人连第一步都没走就犹豫了,
哎呀,
从客户需求出发,
客观中立是好,
但要学习那么一大堆保险公司产品,
还要综合对比性价比,
好麻烦;
哎呀,
已经习惯了友邦的一切,
一群姐妹淘聚在一起,
发发一样的产品,
一样的朋友圈,
就可以卖保险了,
去经纪公司好麻烦啊;
哎呀,
友邦已经有客户了,
而且也有增员,
也有自己的小团队了,
算了算了。
即使你跟她说破天,
帮她规划了代理人和经纪人并行的理想路径,
她觉得很好,
但也不愿意选择改变。
只是想说,
在面临同样的选择时,
那时的我是友邦五星会终身会员,
S是友邦同期入职伙伴里的佼佼者,
业绩靓丽。
而我们都给自己了一个机会,
实现了从代理人到经纪人的转型。
这个转换,
对客户,
对自己,
百利而无一害,
其实道理都明白,
但做到却很难。
后来的故事一般有两个发展方向:
一个方向:
兼着兼着也没啥动力,
还是代理人只卖一家公司产品省事,
洗脑也容易,
慢慢的兼职保险经纪人就黄了,
更何况
彼时她还是外企高管,
兼职友邦已经忙得不可开交;
另一个方向:
一发不可收拾,
客观中立的经纪人做的那叫一个酸爽,
用专业收获客户和信任,
成功实现从代理人向经纪人的转型。
S属于后者,
并且在兼职的情况下,
两年时间内,
S同学像踩了风火轮一样,
晋升经理,
晋升总监,
达成MDRT百万圆桌会员,
晋级二宝妈......
如今团队也有100多号人了。
如果认真去分析一下,
S是我团队里最快晋升总监的,
没有之一。
如果加上兼职三份工作的特殊状态下晋升,
那更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用我的话来总结:
我帮她打开了一扇窗,
然后她自己打开了一扇门。
她是特别优秀的人吗?
是,
也不是。
优秀在于在做决定时从不张望,
想做就去做。
也不是在于
其实她做的很简单,
所有人都可以像她一样,
首先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
但更多的人选择
懒得给自己一个机会、
一个可能性,
即使不花费任何代价。
用S的话来说,
为了时间自由、兼顾家庭,
本来做好了收入下降的准备,
但实际上,
收入不但没有下降,
反而翻倍增长。
人到中年,
不进则退,
而保险经纪行业,
一直在前进,
永远没有退的边界。
可以说S显然看似轻松的实现了
除了诗歌和远方,
还有年薪百万不是梦想。
S并不是最耀眼的,
因为和那些个拼命三娘和三郎去比,
她会闭关几个月去考全美认证的瑜伽教练证书,
动不动就飞走一个月去上EMBA的课,
冬天基本在海岛罢工,
显然她不属于那些励志故事里的女主角,
但我却最想讲她的故事。
因为发生在她身上的
所有看似不理所当然的随遇而安,
其实都因为一次快速的选择,
然后坚定的走下去,
这其实往往比努力更重要。
在纷繁盲目的工作里抽出一口仙气,
别只艳羡,
只抱怨,
只等待,
给自己一个试一试机会,
没有任何代价,
其实你也可以的。
S的故事暂且讲到这里,
生活还在继续。
以后你的精彩和云淡风轻,
等着我们一起去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