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 0月18日
授课者:王敏
授课班级:一11班
一 导入
走进作者
二 新课
1 忆莲
这首诗就像一幅画,这篇散文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齐声朗读
老师纠正学生朗读错误
学生:荷叶保护莲花,母亲保护孩子
老师:第二段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老师:为何要插叙一段故乡园院中莲花有关的往事?
学生:做铺垫
老师:为什么做铺垫?为下文以花喻人做铺垫
学生:说明我对莲花有很深的感情
老师:花给全家人带来了好兆头,对莲花应该是喜爱的,为后文惦念雨中的莲花做铺垫
老师:课文写了几次惦念莲花
学生:三次
学生齐声朗读
2 看莲
老师:我为何烦闷?已经下过雨,还有一场雨要下
学生:担心莲花
老师:第一次看莲,白莲的状态怎样?运用了什么手法
学生:比喻,把化作必做小船
老师:看到这个场景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伤心,失落,惋惜
老师:红莲是什么样的状态?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说出依据
学生:充满生机的样子,亭亭玉立,美丽的状态,荷花还是菡萏的
请学生朗读,白莲谢了,红莲经历风雨该怎么读。
老师:听朗诵,早起内心烦闷该怎么读
学生:语速慢一些
老师:白莲谢了,红莲婷婷怎么读
学生:语速快一些
老师:为什么我不适应?从徘徊的举动中,作者什么感受?我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这时的红莲怎么了?
老师:我不敢走进去看,是怎么样的心情?
学生:担心 害怕 紧张 无可奈何
老师:红莲让你联想到什么?
学生1:刚接受挫折的小宝宝,孩子们
学生2:担心红莲会像白莲一样
学生3:风雨中跌倒爬不起来
老师:与作者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生:害怕红莲凋谢
老师:无依无靠的红莲和无能为力的作者很像,再次齐读,注意重音和语速
学生齐读
老师:哪些词要注意重音,再次个人朗读(朗读指导)
老师:母亲身边我看到了什么?
学生齐读
老师:慢慢的能不能换成快快的
体现出母亲的呵护。在荷叶的保护下,红莲不摇动了,雨对荷叶造成了伤害吗?
学生:无力的水珠
老师:水珠的无力衬托母爱的勇敢伟大,用了反衬的手法
老师:连着三看红莲的内容,读出变化
学生齐声朗读
老师:随着雨的变化,荷叶的变化想一条线串了起来,读文章时要学会找文章的线索,我心中怎样了?
学生:深深的感动
老师:我受到了怎样的感动
学生齐声朗读
3 悟莲
老师: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这段结尾,小组讨论
老师:作者看到荷叶保护红莲,联想到什么?
学生:母亲保护我
老师:心中的雨点是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
老师:借荷叶比喻母亲,这种手法叫借物喻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奉献,歌颂母爱,对母亲的感激
老师:作者对母亲的一种感恩,更进一步歌颂了勇敢伟大的母爱,以物喻人点名了荷叶和母亲的关系,这个结尾段作用是什么?
学生:升华中心 是文章的文眼
老师:反问句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加强语气,表达我对母亲的依恋。
老师:母亲啊!用感叹号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了呼告
学生:有助于抒情
老师:再读最后一段,要注意语调。
学生齐声朗读
老师:再听朗读,想象下风雨来时的莲花。
总结 发挥想象写给父亲或者母亲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