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2020已经过去半年了,最近的生活有些忙碌也有些麻木,每天忙碌的琐碎事务太多,思考太少。今天,似乎是一些东西的新开始,用新的工具-新电脑码字;奶奶的到来也将开启新的生活平衡,于是打开新的工具,开始码字。
老话题新思考——关于原生家庭
曾经一直以为自己跳脱了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自己努力的营造着属于阳、淘的原生家庭,而最近自己似乎一直作为一个旁观者在旁观着与我同一个原生家庭成长起来的哥哥在原生家庭的泥潭里挣扎着,而反思自己,其实也是难以完全逃脱。
我的原生家庭概况
我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父亲是脚踏实地,勤苦耐劳,话不多,又把土地,农活看得非常重的农村男人,母亲是典型的能干,奉献型的农村妇女,将子女的温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还记得小时候的自己不爱吃饭,上三年级母亲还拿着饭碗追着我喂,在当时的自己看来,自己是幸福的,因为有妈妈对我的宠爱,当时的母亲似乎也喂得开心。现在想来,他们替子女做了太多原本属于子女该做的事,该学习的事,让子女缺少了成长的机会,他们对于子女的养育认为只要努力种田让他们吃饱穿暖,能给他们多积累一点儿积蓄是一点儿。对子女或者这里应该说对儿子(农村思想始终觉得女儿是嫁出去的)可以说是倾尽所有努力去“养“,也真的”养“了同样吃苦耐劳的哥哥,而哥哥也一样倾尽所有的用同样方法去养育自己的子女,只是,时代在变,在老一辈的时代,吃苦耐劳或许是良好的品质,可以让小家庭生活还过得去,子女也还算听话的长大了,如今除了吃苦耐劳还需要懂得变通,需要更多的方法,技巧才能让小家庭过得好一些,与子女的沟通不再仅限于吃饱穿暖,简单的心情不好,不吃饭,不睡觉就足够让父母操碎了心。
在这里庆幸自己在家里是最小的孩子,也庆幸老妈的坚持,让我上了大学,可以跳脱一部分泥潭,让自己站在泥潭外面去审视自己的人生,审视自己与亲生父母,养父母的关系。
原生家庭对我哥的部分影响
晚上我哥发微信让我跟我父亲通电话,期望他能听进我的话别乱跑了,安心躺养,这让我想起某天我哥在我家里跟我控诉我父亲是怎么的”不听话”,不乖乖的躺养骨裂的大腿,春茶期间起来摇茶青,最近因为我哥带女儿在医院住院而没办法及时管理茶园,父亲是如何拖着骨裂的大腿去茶园修剪茶树……,我只是笑了笑,似乎能够预料得到这是老父亲会做的事,同时也在心里也在想着:老哥你这么控诉老父亲的不听话,对你的付出,其实跟你对你15岁女儿的付出有何区别?她确实是生病了,但这个病其实完全能自理,你哄她吃饭跟哄两三岁小孩一样,换下来的衣服你跑的比她还快去洗,你替她做了所有的事,跟父母替你挡下的所有有何区别?父母替你做了原本属于你的事,让你缺少了成长的机会,你现在又同样的方法对待你的子女,而且觉得是在自然不过的事了,即使我提醒你们无数次,甚至说的也有些不太好听,但你们始终坚持着认为对的养育,处事方式。然后,遇到问题又苦恼,怎么会这样?怎么办?每一个问题孩子的出现,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表面问题。
反思自己
回头看自己,其实我也深受着父母对待子女的爱的方式影响着,始终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当有时候看到队友在“自我“和孩子之间更偏向”自我“时,我内心会责怪他“自私“,当工作和孩子冲突时,果断选择孩子,当孩子需要我时总是跑的比兔子还快。我与父母的区别或许只是他们更关注温饱,而我除了温饱可能会多关注一点点其他方面。但本质上可能是一样的,我也很担心自己会替还自己做太多原本属于他们自己该成长的事,时刻提醒自己,孩子的人生应该他自己来过,学会退出。
摘抄部分《原生家庭》读书笔记作为本篇日志的结尾,也时刻提醒,鞭策自己:
大部分的人对待孩子的方式,都是在重复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
上一代不健康的行为,让下一代在成为父母后,继续着同样不健康的行为,而一代代的孩子,毫无意外地被痛苦折磨。
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方式就是做出承诺,和当年的父母相比,我们要学会更加体贴和关爱自己的孩子,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
每个人的身上都具有改变命运的力量,当自己能够从内疚、自我仇视和愤怒的家庭遗留伤害中解脱出来时,也就具备了解脱自己的孩子的能力。
当一个人能终止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不健康的、有毒的家庭模式以后,也就为孩自己的孩子、甚至孩子的孩子送上了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
每个人都来自一个家庭,没有原生家庭就没有我们,虽然原生家庭没有办法选择,但是人可以掌控自己的未来,只要自己愿意改变,就会有无穷的力量支撑自己向着想要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