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其所美》读后感

      一直非常钦佩王崧舟老师,听他的课就是经历一次诗意的旅程,这和王老师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读了这本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本书第一部分是如何分析课堂学情。真正的学情到底是什么?通过学情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如何把握教学起点?如何设计教学过程?第二部分提出了语文教师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讲解析了“千课一面”的成因,千课一面的破解之道,提出了陌生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第三讲主要论述了语文教师如何处理课堂节奏,让我们的课堂动静相生、收放有序、曲直相映、起伏有致、点面相成、张弛有度。第四部分重点分析教师如何改进课堂理答,课堂理答的意义,课堂理答的策略,课堂理答的智慧。第五讲分析了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课堂境界。要提升课堂教学境界,应该立足于基础的实用的境界,然后上升到科学的境界,最后上升到审美的境界,审美的境界就是生命的境界。要努力站在生命境界的高度来谈如何提升课堂教学境界的。

      他提升课堂境界有六步:第一举象:还原语文的生命图景。语文教学就两件事情,首先是由言到意,它是理解的过程,倾听的过程,走向视界融合的过程。其次是由意到言,它是倾诉的过程,表达的过程,表现的过程是种种思想情怀,内在体验转化为语言的过程。第二造境:创生语文的生命境域。进一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而当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意境出现的时候,学生们的生命就会在场的感觉。第三入情:体验语文的生命温度,要想体验语文的生命温度。语文教育的灵魂就应该在“情”字上,文字的背后,一定承载着人的思想感情。语言文字是有温度的、是有脉搏的、是有心跳的,这种温度脉搏和心跳就是语言文字本身所承载的。第四会意:感悟语文的生命哲思。好的语言文字、经典的语言文字需要我们的学生咀嚼、推敲、品味,需要学生整个身心沉入文学当中去虚心涵泳,熟读精思。第五求气,触摸语文的生命律动。文字的节奏和韵律就是一个人生命气息的自然体现。第六寻根,传承语文的生命价值。语文课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其实在这一切之上,语文还有更高远的追求,即追求我们的文化之根,精神之根,民族之根。

        我想当我们的教学进入这样的境界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是是充满诗意的,充满智慧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曾经有幸听过王崧舟老师的《枫桥夜泊》,非常喜欢,但也对其中的“诗意语文”这个概念感到有些模糊,感觉无法效仿。...
    陈亦昕阅读 1,183评论 0 0
  • 《美其所美》读书打卡1(总第70天) 第一讲:语文教师如何分析课堂学情:真正的学情是什么 提起学情,我想大...
    立夏517阅读 12,197评论 0 3
  • 第五讲 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课堂境界 说到境界这个词,我们会不由得想起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三境界了,古今成大事业,...
    河南张俊红阅读 5,338评论 0 5
  • 1.第一种境界,实用的境界,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最基础的境界,第二种境界,那就是科学的境界,我的课堂教学遵循学生的心理...
    王欣_f816阅读 1,560评论 0 1
  • 语文教学的最难处也是最具魅力出处在于教学内容的不确定。 ️一、如何分析课堂学情 有意义的学情分析,大体上需要三个步...
    小禧xx阅读 2,79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