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同事,比我小三岁,是个93年的男生,非常清瘦,五官干净,两片薄薄的嘴唇总是抿着,轻易是不开口说话的。注意到他不是因为他长得好看,而是因为惊讶他的工作效率。每天是最迟一个到办公室,一个星期会出一次外勤,最早一个去吃饭,几乎不加班。但是,无论给他多少工作,他都能做完,还很少出错。
我默默地观察了他了一个星期,他从来不闲聊,办公室里的任何话题都不搭腔,除非是走到他办公桌前专门问他,他会很害羞的笑笑,小声地回答,也都是非常简短。生物钟非常精准,到点开始工作,到点就休息,真正的劳逸结合,一直保持只做一件事的状态。
觉得自己平时的抱怨是多么的可笑。自己会出外勤,但是也不会比他多太多,可能有时候是一周三次也有可能一次都不出去。每天都像是着火一般匆忙,来不及吃饭,午休会加班,晚上还加班到8、9点,甚至拿杯子去饮水机倒杯水都觉得浪费时间。可是,真的有这般忙吗?有这么多事吗?说到底还是专注度,办公室任何话题都要搭一句,生怕落下不合群的话柄。看电脑眼睛花了不休息反而拿起手机刷刷淘宝。接个客户的电话就没完没了,不能恰当的终止对话。所以也不奇怪,为什么我每天那么忙,却不见得有多好的业绩。
现在很难说有含金量多高的工作,也就是冠上不同title的民工而已。所以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处理简单却繁杂的工作,那么这时候就看一个工作状态了,一旦聊天,可能只是几句话的时间,或者仅仅刷下手机,那么持续高效的状态就打断了,可能要酝酿十几分钟才能重新进入状态。
而后那段时间里,我每天在早餐至开会之间的十几分钟内快速列下一天的工作情况。挑出一部分放入备选list,防止有时候因为工作量太大反而拖延症发作的情况。在开完早会后,把工作再做个微调,细分一下上下午的工作量。这样即使突然出现要出外勤的情况,调整备选list。实行一段时间,觉得自己加班的时间明显变少。
上个月,因为领导安排,我换了一个工作组,清一色的90后,包括我。坦白的说,因为大部分同事刚刚入职,所以领导旨在培养,并没有布置太多的任务。每天要求打50个电话而已。可是所有人一听到任务就开始怨声载道,说不可能完成,迟迟不肯开始拨电话,而我总是在他们打到一半名单时候就悠闲地喝咖啡了,后来即使给我增加到100个电话也能按时打完。开始他们总是怀疑我偷懒,后来发现我并没有漏打名单,甚至挖掘的信息比他们还多的时候,就开始向我请教,是不是有什么沟通技巧,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信息。
我笑了笑说,哪有什么方法啊,只不过就是想到了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Chris为了增加电话营销的时间,从不把电话放下,挂断后立马拨下个号码。所以,我把微信所有的群提示音全部关闭,在名单没有打完的时候,我是不会碰手机的。而名单按照10个一组划分一下,电话不放下来不停打完十个后就喝点水,稍微活动一下颈椎再接着打。
因为现在工作量并不大,所以每天下午的时候同事会聚在一起订下午茶,吃吃喝喝聊八卦。吵杂的环境我也做不了什么复杂的工作,索性会拿一本书随意看看。竟然保持着一天一本的速度。每天下班的时候,是一种轻松而且充实的心情。
我们总是抱怨这个社会太浮躁了,其实让人静不下心来的不是微信、不是同事圈子、不是社会,而是我们自己躁动的心。不用太在意你是不是在同事圈子里,踏踏实实工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当你沉下心来做好自己的时候,能给身边人带来一丝宁静,即使不强行融入他们的圈子,也并不会有人去讨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