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的美
前几天,我去了一趟铅山,被当地怡人的生态环境和浓厚的人文内涵所吸引,让人流连忘返。
铅山属于丹霞地貌,县城的周围都是连绵不断的石头岭,圆滚滚地、光秃秃地,像一个个巨大的蛋壳镶嵌在陆地上。眼前不时有遭挖掘裸露的山崖,因为是雨季,山崖的表面一层总是湿漉漉的,一些植物趁机在岩石缝里生长。这时正处春季,正是草长莺飞,莺歌燕舞的时刻。山脚下的香樟树和路旁的野蒺藜,还有远处山崖边的灌木丛,都在争先恐后地发出新叶,开出花瓣,吐露芬芳。随着一阵春风吹来,扑鼻的芬芳,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不想走。
临近铅山县城有一条河,靠近河道有一座古村,古村建了一座辛弃疾文化园,据说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辛弃疾而建。辛弃疾晚年的时光是在铅山度过的。文化园里记载着他的生平事迹。在文化园的背后,有一座山崖,山崖上竖立着一尊巨大的辛弃疾人物雕像,他右手抓着一卷书,左手擎着一把剑,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前方。
辛弃疾是山东人,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也是一员智勇双全的爱国将领。他曾亲率50余骑兵孤军深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投靠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本意是实现他怀抱抗金的决心和收复山河的伟大抱负,却被朝廷边缘化,官场中屡遭罢黜,虽有满腹经纶但无法施展,壮怀激烈只能寄托于词赋。
俗话说,人生有三福,威福、艳福、闲福。辛弃疾没有威福,但闲福和艳福不浅。他屡遭排挤,无须过金戈铁马、枕戈待旦的生活,屡遭罢黜,却无须卷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在晚年的十多年时间里,他选择在铅山归隐山林,纵情山水。辛弃疾好女色,据史料记载,辛弃疾身边伺妾众多,不过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还经常去妓院寻欢作乐,尽享齐人之福。其实也可以这么理解,一位盖世大英雄,正值春秋鼎盛,精力充沛欲建功立业时却报国无门,将满身气力纵情于声乐,沉醉在温柔乡里也不失为一个属于英雄的归宿。不得不说铅山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自古灵山圣水产美女,相信铅山的妖娆和女子的多情慰藉了这位英雄的悲苍的心胸。
铅山很美,让我流连忘返。我还要到铅山来,感受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