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圣诞、新年后的第一个工作周,本地会计师和律师们还在享受阳光沙滩,但银行狗和基金狗们已然匍匐在了各自岗位上。面对新一轮的市场经济变化,年度各项业务规划和产品方案也在经历着二次的检视、论证和优化调整,进而逐步细化成具体的落地方案以及季月周的行动计划。因此上周各种内外、大小会议不断,几乎占据了2/3的工作时间,累计超过26个绳命小时。
检视会议成效,其实有1/3为可开可不开的鸡肋会议,1/3的会议超时,而仅有1/3的会议能够按照会前预期完成。在会议轰炸周中的一个直观感受就是:经常被莫名其妙地邀请参会、能用电话/邮件解决的非要开会、同样的问题反复讨论、讨论过程混乱无序、说了半天毫无结论,一些发言缺乏深度营养、跑题跳线、最后甚至扯起了家常里短,直叫人缺氧犯困......
会议黑洞真是职场狗们的一大死穴啊!
A2:
经过认真反思,主要问题和潜在改良方案如下:
1、会议意义不明
由于组织或参与人员缺乏对会议主题和意义的明确认识,进而造成了会议无明确议程和时间控制,为了开会而开会,开跑了、开长了、开了半天发现居然和自己无关。
建议解决方案:
明确目标和意义之后再决定是否需要开会/参会。可以参考以下几问:为什么开?是否有必要开?咱能不能不开?开了有什么好处?开多久?
2、参会准备不足
由于缺乏对会议基本信息、背景、参与人员及要求的必要了解,常常出现:
- 不知道哪里开会、跑错大楼和会议室;
- 路程交通预估不足,会议迟到;
- 两手空空,不带纸笔;
- 两眼摸瞎进入会议程序,惊慌未定开始发言,即兴发挥随意性大、跑题偏题、缺乏深度和重点。
建议解决方案:
1)确认开会/参会之后,可将会议信息、相关背景资料及议程整理记入自己的工作日历,并通过邮件邀请等形式发送共享给相关与会人员,必要时会前电话提醒,确保会议通知到位;
2)创立自己的专属会议包,常备名片、笔记本、能出水的笔(非常重要!)、计算器以及必要演示工具。做到任何时间拎包走人,不为临时会议而另外耗费精力准备工具;
3)在日程工具上设立会议提醒,提醒自己提前出发、提前研读会议资料,至少提前5分钟到达会议场地;会前可利用便利贴或手机软件准备发言提纲,确保条理清晰、言之有物,发言时务必做好时间的控制。
3、会中缺乏把控
常见问题:
1)主持人身份混同:许多会议要么没有明确的主持,要么是主持人一会儿发言一会儿主持,很容易造成秩序失察,控场不力,继而造成议事时间分布不均、讨论秩序混乱、会议拖沓难以结束等。
2)议事规则不清:许多会议只有发言讨论的规则,而没有决策规则和会后跟进的规则,因此造成“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果”,开完之后依然不知道该干什么。
建议解决方案:
1)会前明确主持人角色及议题、议程,并可在会议一开始作为程序确认各自身份、流程环节及相应的时间分布规划。
2)对于不同类型的会议,如:头脑风暴会、业务交流会、客户营销会、决议审批会等,各自都有默认的仪式流程和议事规则,须在会前和与会各方做好沟通,确保参会人员无流程规则的异议,以此保证在一定的框架范围内,对预定议程的充分探讨。
4、缺乏会议记录
这是许多人包括我自己经常遇到的问题。由于缺乏良好工作习惯和惰性使然,无论是作为会议召集人还是参与人,缺乏对会议的必要记录,造成了“只动口不动手,只开会不记录”的懒人现象,事后会议内容全靠回忆脑补。根据时间管理的思想,“没有记录就等于没有发生”,GTD的理论也同样强调过“大脑是CPU不是硬盘”,无纪录的会议就等于没有进行,不仅无法准确追溯内容,更无法进一步排程和执行,就是典型的浪费时间和绳命。
建议解决方案:
1)养成好的记录习惯:这点应作为职场狗的长期基本修养建立起来,且记录的方法和准确性应务必一定过关(具体培训方法可参考一些职场课程和讲座)!此外,对于参席会议,可在会后积极向召集人索取会议纪要;对于主办会议,应在会前安排好记录人员,会后以正式纪要或3分钟电邮形式(阅读时间不超过3分钟),主动与参席人员分享。
2)借助电子工具实现会议的同步记录,如:印象笔记或录音、摄像工具等。
5、会后跟进乏力
前述1、2、3、4问题直接造成了讨论内容和已达决议,难以转化为实质的工作计划和行动。会后由于对执行、监督、汇报角色的混沌以及事件的后续进展的通报,造成了“只吹牛不动手”的现象,会议结果难以落地。
建议解决方案:
作为一项重要而又有效的措施,会议主持应在会末再次确认会议的结论,并明确会后的跟进流程以及相关责任部门/人员。作为会议召集方,须指派相应人员做好后续的跟进、知会工作,并形成有效的汇报、监督机制。
在下周的工作当中,我将结合以上问题和自省方案,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检视、总结、改良自己和自身团队的会议方法及成效。也欢迎小伙伴们多多交流、拍砖,分享更好的经验与建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