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龄后的孩子来说,大多数父母关注的都是孩子的成绩,可以说孩子的学习成绩时刻牵动着父母的心。孩子成绩的变化情况成了父母情绪变动的晴雨表。可是,父母自身呢?他们的表现如何,又由谁来考核呢?
看到这里,为孩子操碎了心的父母可能要不高兴了,我差点儿把命都给孩子了,还要考核我,有没有搞错?
昨天下午,一年轻母亲带着自己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过来。她女儿坐在教室,嘴里一直在嘟囔着没意思,无聊,一脸不高兴,眼神也是游离的,可听着听着她面带微笑,还情不自禁地举手回答问题。课后,我走出教室,准备和小女孩的妈妈交流情况,见她妈妈正悠然自得地仰卧在教室门口的长沙发上,脚伸直搭在沙发的一边扶手上,手里玩着手机。虽然她旁边还坐着几位家长,但她却是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见我向她走近,她不情愿地坐了起来。我问她孩子读课外书的情况,她振振有词地告诉我:“只玩平板,不看书。”我追问:“你和她爸爸要看书吗?”她理直气壮地说:“我们都很忙,不看书。”看着她的一举一动,我心想这和她不看书学习倒也吻合。
我没有给她说的太多,只是反馈了她女儿试听的情况,告诉她从现在培养她的阅读兴趣还来得及,因为,她在课堂上的表现让我看到了希望。她的一句话让我无语:“她是装给你看的”。我并没有问她为什么要装给我看,我只对她说了一句:“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她是否听懂我的话,我不得而知,倒是旁边的一位妈妈连连点头称是,让她觉得有些不自在。
我在想,一个对自己没有要求,浑浑噩噩度日,连自己都不找不到东西南北的父母,凭什么去左右自己的孩子?倘若一个父母能够从孩子身上学到东西,去改变自己,还有救,如果不是这样,这样的父母就没啥希望了。
实际上,孩子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就是父母的一道考题,是孩子逼着父母进行一场重新审视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测验。所以,父母得以孩子为师,探索未知;以孩子为镜,反省得失。时常检点自己的行为,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和孩子一起共读共学共做共成长,绝不做监工,而成为孩子生命的共同体,互相温暖,彼此给力,过好属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