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二】感悟
老子的道是包容万事万物的,如果可以得道的话,也就是无所不知,全知全觉的。但是要做到全知全觉的,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绝大多数个人都是认知存在着极限。老子说,如果个人能够知晓自己的认知不足,这是比较好的。如果个人不知道自己认知的不足,那这样也就被自己的认知所束缚了。老子认为不知道自己的认知不足,其实也是一种病。
圣人不会存在认知上的束缚,因为他会知道不知道自己的局限是有问题的。也因为知道不知道认知的局限是有问题,所以认知才不会被束缚。
【三】提问
1、认知的局限?
每个人的认知都是不同的,具体来说就是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各不一样,这种认知会体现在人的行为、言语、思想上面。假如存在一个认知的极限状态,那么个人就是全知全觉,无所不知,这种状态应该也就是得道了。但是如果没有达到这个境界,那么个人就只是认知了一部分。可以说,除了真正得道的人,任何人的认知都只是一部分,区别就是认知深度和广度的区别。
2、知道自己的局限?
如果能够知道自己的认知局限,那么局限本身就并不会成为自己的障碍。因为自己知道认知之外还存在着未知的东西。这样虽然可能还不知道未知的到底是什么,但自己就不会局限于已有的认知界限。
这样也因为自己知道自己存在着认知局限,所以可以去不断的推展,可以让自己的认知变得越加的深刻,越加的全面。比如只是学习道德经,那么自己可以去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理解程度,而不是局限于已有的认知的程度。而且在做决策的时候,也因为知晓认知的不足,可以去更加谨慎的对待决策的影响。
3、不知道自己的局限?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认知局限,那么自己会以为自己知道的就是全部,也就看不到不知道的东西了。所以老子特别强调说要对于自身的认知局限抱有谨慎的态度。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认知局限,那么就如老子所说,是自见者不明,因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也就只会按照自己的有限的认知来做决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