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编译系统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大体上包含构建系统和编译工具集合。编译工具集合就是大家熟悉的编译器、汇编器、连接器等,该平台使用的是GCC,具体路径位于prebuilt/win32/gcc-arm-none-eabi,这里就不多说了。下面我们主要讲讲该平台的构建系统(build system)。
讲到构建系统,大家比较熟悉就是makefile了,它通过Makefile语言编写的脚本,组织代码、资源,调用编译工具集合及其它工具,共同完成最终目标的实现。这个最终目标可以是库文件、可执行的应用软件、不同格式的可烧写的嵌入式固件等等。实际上,每个IDE里都有一套自己的构建工具,比如VS的nmake,注重效率的Ninja,Mac系统的xcode等等。有些软件工程直接通过一个单一的构建工具完成系统构建,优点是简单,缺点是缺乏灵活、跨平台移值工作量大。Linux内核是通过Kconfig和makefile组成构建系统的,kconfig用于配置、make主导生成最终的内核镜像。对于那些希望实现跨平台的软件工程而言,直接使用makefile明显带来移值工作的大量增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如cmake、autotool这样的工具,这些工具的语言语法相对简单,通过它们自动生成makefile、nmake、Ninja、xcode所对应的脚本,完成最终目标的构建。也就说,cmake、autotool这样的工具是位于make、nmake、Ninja、xcode等工具的上层。
UIS8910DM平台为了实现固件功能的可灵活配置、同时支持linux和Windows的编译环境、又能提高编译效率,采用 KConfig + cmake + Ninja组成它的构建系统。
KConfig
KConfig最大的作用就是实现软件项目的配置。在linux内核中,KConfig在编译前会生成2个文件:一个是autoconf.h,用于C代码的宏定义;一个是???,是makefile配置项。通过这两个文件,实现对软件项目的配置。有人会说。通过简单自己手写Makefile和.h文件,也可以实现这些功能,这是没错的,但这样会带来有几个问题:
没有可视化的工具进行清晰可见的配置。
在配置时需要人为考虑依赖关系,比如需要支持USB storage功能,前提是USB功能,通过KConfig可以清晰得知这种依赖关系,甚至在配置时自动依据这个关系完成相关配置。
自动同步Makefile和.h文件关联性。
当然,KConfig不单单可以导出makefile脚本,还可以导出cmake脚本,本平台就是通过`kconfiglib.py`这个脚本内的功能导出相应的cmake脚本:`target.cmake`。
本平台通过运行menuconfig.bat来对项目进行可视化的配置(命令是 `menuconfig.bat <target_name>`),配置完成后会生成或者更新`target/<target_name>/`目录下`target.config`文件,通过`minconfig.py`脚本可以将`target.config`中与默认配置相同的选项清除掉,仅保留与默认配置不一致的项。
在SDK根目录下的`CMakeLists.txt`中,通过以下脚本将KConfig完成的配置转化为cmake可以识别的配置:`target.cmake`,这一步在`cmake ../.. -G Ninja` 这一操作中完成的。
# Process and include target config
set(TARGET_CONFIG ${SOURCE_TOP_DIR}/target/${BUILD_TARGET}/target.config)
set(TARGET_CMAKE ${BINARY_TOP_DIR}/target.cmake)
execute_process(
COMMAND python3 ${tools_dir}/cmakeconfig.py ${TARGET_CONFIG} ${TARGET_CMAKE}
WORKING_DIRECTORY ${SOURCE_TOP_DIR}
)
include(${TARGET_CMAKE})
cmake
cmake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构建工具,也是更为通用的构建工具,基于它可以构建跨平台的编译环境。
本平台通过`cmake/extension.cmake`这个文件扩展很多cmake的功能函数。比如relative_glob、beautify_c_code等等。基于cmake的这些功能,将每个软件功能模块各自生成为一个静态库,最后链接这些静态库生成最终的目标固件。基本上components下的每个子目录都会生成一个或者多个静态库,生成的静态库位于`out/<project_target>/lib`目录下。
最终固件的生成脚本位于SDK主目录的`CMakeLists.txt`中,从这段脚本上看,我们可以为一个项目配置多个不同的NV,以适配不同的RF硬件,该编译系统能把适用于不同RF硬件的固件都生成出来。
# Create pac for all variants
foreach(nvmvariant ${CONFIG_NVM_VARIANTS})
build_modem_image(${nvmvariant})
set(nvname ${NVM_VARIANT_${nvmvariant}_NVMITEM})
set(pac_config ${out_hex_dir}/${nvmvariant}.json)
set(pac_file ${out_hex_dir}/${BUILD_TARGET}-${nvmvariant}-${nvname}_${BUILD_RELEASE_TYPE}.pac)
pac_init_fdl(init_fdl ${pac_config})
pac_nvitem_8910(nvitem_8910 ${pac_config})
if(DEFINED package_file_depends)
set(pac_package_file cfg-pack-cpio -i PACKAGE_FILE -p ${out_hex_dir}/${package_file_cpio} ${pac_config})
endif()
execute_process(
COMMAND python3 ${pacgen_py} ${init_fdl} ${nvitem_8910}
cfg-image -i BOOTLOADER -a ${CONFIG_BOOT_FLASH_ADDRESS} -s ${CONFIG_BOOT_FLASH_SIZE} -p ${out_hex_dir}/boot.sign.img ${pac_config}
cfg-image -i AP -a ${CONFIG_APP_FLASH_ADDRESS} -s ${CONFIG_APP_FLASH_SIZE} -p ${out_hex_dir}/${BUILD_TARGET}.sign.img ${pac_config}
cfg-image -i PS -a ${CONFIG_FS_MODEM_FLASH_ADDRESS} -s ${CONFIG_FS_MODEM_FLASH_SIZE} -p ${out_hex_dir}/${nvmvariant}.img ${pac_config}
${pac_package_file}
cfg-clear-nv ${pac_config}
cfg-phase-check ${pac_config}
cfg-nv -s ${CONFIG_NVBIN_FIXED_SIZE} -p ${out_hex_dir}/${nvmvariant}_nvitem.bin ${pac_config} dep-gen --base ${SOURCE_TOP_DIR} ${pac_config}
OUTPUT_VARIABLE pac_dep
OUTPUT_STRIP_TRAILING_WHITESPACE
WORKING_DIRECTORY ${SOURCE_TOP_DIR}
)
add_custom_command(OUTPUT ${pac_file}
COMMAND python3 ${pacgen_py} pac-gen ${pac_config} ${pac_file}
DEPENDS ${pacgen_py} ${pac_config} ${pac_dep}
WORKING_DIRECTORY ${SOURCE_TOP_DIR}
)
add_custom_target(${nvmvariant}_pacgen ALL DEPENDS ${pac_file})
endforeach()
为了在C/C++代码中引入开关配置,本平台采用了cmake的`configure_file`机制。通过这个机制,可以将KConfig中定义的配置信息(通过`target.cmake`)引入到C/C++代码中。
比如hal_config.h.in中的 `#cmakedefine CONFIG_APPIMG_LOAD_FLASH`,如果KConfig中`CONFIG_APPIMG_LOAD_FLASH`开启,则C/C++代码中`CONFIG_APPIMG_LOAD_FLASH`宏就会被定义。
又比如atr_config.h.in中的`#cmakedefine CONFIG_ATR_URC_BUFF_SIZE @CONFIG_ATR_URC_BUFF_SIZE@`,在C/C++代码中的CONFIG_ATR_URC_BUFF_SIZE宏就引用了KConfig中定义的值。
这种做法有个不好地方就是:C/C++代码中引用这些宏的地方需要手动 include 相应的.h文件(通过.h.in生成的,位于`out/<project_target>/include`目录)。
Ninja
Ninja是一种类似于 make 的构建工具,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编译任务并行组织,大大提高了构建速度。关于 Ninja 的详细知识请查看相关网页,这里就不做描述。因为在本平台中,所有需要手动编写的编译脚本都是 cmake 脚本,通过 cmake 的 -G 命令将相关的cmake脚本转化为 Ninja 脚本,然后通过 Ninja 构建最终的目标固件。
以上是本人关于UIS8910DM平台编译系统粗浅描述,不足和有误的地方,望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