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瞬间认为,《菊次郎的夏天》更适合入秋的雨季。
这看起来似乎很是不搭调,尽管久石让十分擅长夏天的主题。那样的一个欢快而中彰显静谧的曲调,不论是落在夏天怎样的炙热里,都是恰到好处的模样。
欢快的曲调总是和冷寂的秋毫无瓜葛,但总有些奇奇怪怪的搭配,独具几分不同的风味。就像下雨天搭配啤酒和巧克力,还有躲雨的亭子。入秋的雨季搭配《菊次郎的夏天》也是很不一样的味道,它在欢快中带有一丝独特的孤寂,配合渐渐转凉的天气和滴答滴答,断断续续落下的雨滴。秋天,就像是南瓜一层层的削去了外衣,点点的黄韵,一圈圈的渲染开来。清香阵阵,渐透冰凉。
说不上来这具体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就好像本该在夏天畅销的冰淇淋,却刚好出现在秋天你最想吃冰淇淋的时候。虽然不合时宜,但却十分舒畅。入秋和雨,就是这样,看似合情合理的出现,却更像是一种奇怪的搭配。文人骚客看来,若是入秋不配上一场雨季,便不合时宜,伤春悲秋由此而来。
可是入秋为什么一定要有雨呢?还一定得是断断续续的雨,刚好打湿了路面和脸庞即止的雨。
它不像夏雨那般的猛烈,如同溢出满怀的激情,倾盆而下,四处奔逃。也不像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雨,细细绵绵,宛若情窦初开的少女般羞涩绵长,温润而又细腻。因为夏天和春天的雨太过独特,所以入秋的雨,才显得更加的不合时宜。
它不猛烈,也不细腻。比夏天的雨多一丝凉爽,却又比春天的雨少了些许滋润。奇怪的搭配,总是有一些不同的味道。入秋的雨也一样,它适合见面。《百叶集》有一首很是精致的小诗。
“隐约雷鸣,阴霾天气,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
或者这首诗更多的描写夏天的雷雨天气,可是新海诚却偏偏用来描述言叶入秋的等待。这该是多奇怪的搭配啊,用雷雨来衬托入秋。若不是缺乏常理,那就是足不出户,未见四季阴晴风雨,落雪雷鸣的怪人。入秋哪里来的雷雨呢?
但是唯独梅雨季节的雨,在入秋时的亭子下起,伴随着阵阵雷鸣,才更让人觉得秋雨凄凄。适合在亭中等雨停又期待着秋雨未歇,喝着啤酒,搭配着巧克力。不紧不慢,却是期待满溢。
秋雨是适合见面的,更适合迈出步子。
这些和悲秋沾不上任何关系,也没有人会认为春天就一定适合做什么事情。按部就班,意料之中的事情,不会让人觉得有多少的意外和期待。这和说起秋天就联想到悲凉一样,没什么好意外的。
意外的是奇怪的搭配,总有独特的味道。若是硬生生的凑在一起,不会有什么奇妙的反应。只有身处雨季,恰巧入秋,窗外小雨淅淅沥沥,伴随着一串串泛黄的金桂落下,铺满了整个雨水打湿的路面,如果更加凑巧听到了《菊次郎的夏天》。总会有想撑开伞,外出会面的冲动。似乎若不是这样的天气,就不合适见面一般。奇妙,奇妙的让人觉得秋天才应该是充满期待和欢快的季节。
我总觉得,邻家大叔和正男的旅途,也缺少一个完美的雨季。或多或少,正男和大叔想见的人,在夏天的结尾出现,有一些遗憾。如果是雨季,可能更符合个人的情节主义。言叶的雨下了整整两个季节,雷雨的猛烈轰鸣,到秋雨断断续续的点缀,雪野老师最终还是迈出了步子,单纯的高中男孩也永远停留在了小亭期待。
对了,《百叶集》还有一首同样精致的回诗。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即使天无雨,我亦留在此。”
奇怪的搭配总有些独特的味道,入秋的雨季,适合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