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被送到敬老院去了,是用我家的车子送去的。“已经安置好,住下了。”电话那头妈妈的话音有些嘶哑,我沉默着,情绪有些低落。
“外婆”是一个让我感到温暖的称呼。小时候,最爱去的就是外婆家了。那时候的外婆为人开朗大方,干活勤快利索,说话幽默风趣。每次我们去,外婆都会变戏法似的烧出一桌好吃的,有嚼劲的山芋圆子汤,香香的青椒炒腊肉,即便是最常见的青菜、萝卜,外婆也烧得特别美味,我餐餐吃得肚儿滚圆。外婆看我们吃得欢,一边咧嘴笑,一边念着自编的顺口溜:到外婆家来,吃什么?没东西吃,吃腌菜;拿什么装?没东西装,破瓦片装。听着可有韵味了!
外婆生于二十年代,上过两年私塾,这在村里是少有的。我和父亲下棋时,她也会指着棋子念:“马走日,象走田”。夏日夜晚,坐在巷口的门槛上,吹着凉风,外婆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给我们打谜语:“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每次我都猜不出。在外婆家度假的日子里,外婆常叮嘱我们要好好学习。我和姐姐爱看书,整日捧着书本不放,外婆看了满心欢喜,可着劲儿夸我们,直夸我们将来有出息,把好吃的都给我们倆。
听妈妈说,早年外公在屯溪隆阜任教,妈妈跟随在外读书,外婆一人带着阿姨,舅舅五人在村里,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人。要强的外婆事事不落人后,里里外外打理得井井有条。
外婆粗知草药,会看蛇伤。她右手缺一根食指,我曾好奇地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我,那是外婆上山干活时被毒蛇咬了,她自己挥刀斩断的。随后又忍痛采来草药敷上,控制了伤情,才救了自己一命,这让我对外婆佩服不已。凭借这一本领,外婆不只救了自己,还救了很多人。每到夏季,虫蛇出没,村民外出干活时难免会遇上。暑假到外婆家度假时,都会看到有被蛇咬伤的村民找来求外婆医治。外婆从不拒绝,翻山越岭地给他们采摘来草药,细心敷上,从未失手。久而久之,在四邻八乡也颇有名气,外婆是有求必应,而且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她总是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能帮上忙的一定要帮。”
外公去世后,舅舅把外婆接到县城来安度晚年,因为性格乐观豁达,外婆身体一直很棒。没想到,几年前,外婆在小区散步时被车子给撞了,肇事者逃逸了,留下腿部受伤的外婆躺在地上。当我们赶去看她时,躺在病床上的外婆却笑着对我们说:“看我多快活,家里躺躺,又跑到外面地上躺躺,现在又到医院来躺躺。”当时外婆已是89岁高龄,医生担心她下不了手术台,可她挺过来了;医生还说她再也下不了床了,可手术三个月后,她竟然自己行走了,不仔细看,甚至看不出与正常人有何不同。
原以为,坚强的外婆挺过了那个意外。可岁月不饶人啊!因为年老恢复缓慢,手术处的创口一直不曾愈合。从去年开始,创口开始化脓流液。起初,外婆还撑着走动,到后来再也起不了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陪护料理了。无奈之下,大家商议后决定把外婆送到敬老院了。
虽然知道这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可想到那么要强能干的外婆,最终只能在敬老院度过她的晚年,心中很是不忍。
妈妈又去敬老院了。我也赶去了,外婆精神很好,开心地跟我们说:“这里好,饭送到手上,一天到晚都有人陪着,照应着。我就在这儿不走了”听外婆这样说,我也心中欢喜,那种负罪感突然消失了。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中国人最朴素的愿望。而今,党的政策让这一愿望成为现实,让子女能安于工作,让老人能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