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 林汉铭
《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二模块:技术优势。这一模块给我最大的触动,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技术是手段,教学需智慧,牢记初心,应用将顺其自然”。
相比传统教学,技术的介入最有意义的部分就是更快的让教师了解每个孩子当下正在想什么,处于什么状态,快速暴露集体和个人的目前现状,然后通过数据反馈,做出优质的教学决策。
这种优势是传统教学无法企及的。而且信息化课堂的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以培养孩子的核心能力为目的。发现没有这里讲的是“能力”而不是“知识”。同时这里的能力,不是做题的能力,而是解决问题能力。这是因为我们相信如果对应核心能力提升了,成绩自然而然就会提升。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老师觉得用不用技术其实对她的课堂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她们对技术的理解片面了,觉得技术无非就是渲染气氛和做检测。好一点的老师虽然用技术出了数据,但也不会使用数据,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如果这么理解技术,确实只需要老师有高素养,有和没有其实也并不会区别很大。可是技术的作用,并不是她们想的这么简单。
我是这么理解技术的:不管是反馈器、电子书包、还是同屏拍照其他等等软件,都可以理解成产生数据的某种工具。它是冰冷的,没有温度的,使用者需要具备智慧,才能从中读取信息,并会很好的驾驭它们。当你懂的驾驭它的时候,你会发现技术可以帮助你高效达到你想要的做的事。其实很好理解,如果你只是发短信和打电话,老人机和智能手机有什么区别?但是你一旦熟悉掌握智能机的使用,那两种机子可是本质上的区别。
我对反馈器特别感兴趣,那么要完好反馈器,首先要弄懂🤔几个问题:1.数据交给技术工具,那么我要做什么?2.哪些东西可以设置成选择题?3.怎么使用数据?带着这些思考,我进入了实践模式。
1.数据交给技术,我要做什么呢?
既然我们希望数据能够成为我们决策依据,数据一定要真实有效反应出孩子的现状。那么数据从哪来?它是从问题中来。那问题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数据的价值高不高。那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呢?读完书,我的理解是直指核心能力能够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才是好问题。那么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学会设计一个好问题,于是就有了:
还有:
还可以是没有选项,让学生生成选项的这种:
当我们有了好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模块化的设计课程(这个以后再聊)。那是不是一节课中要很多好问题呢?如果用三少原则来衡量肯定不是,一节课最好只要2-3个核心问题,这样才会有更多时间,让学生去体验、表达、冲突、"妥协"、归纳....也才有更多时间让我们去观察学习是怎么发生。
2.哪些东西可以设置成选择题?
既然要做选择,那肯定是需要素材的。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文字、图像、声音、学生的生成、方法都能作为选择的素材。前面几个好理解,学生的生成也可以变成很好的素材?于是我试着:
本题我将学生绘制的不同简图做成了选择的素材。
这里我将学生的回答做成了素材:
也可以是头脑风暴,该题于什么知识有关?
图中学生说出7个想法之后,通过说理删除了几个,最后得到了画圈中几个。
选择的目的无非是想将学生进行不同标准的归类,那既然这样,我就设计了这个:
根据学习的情况进行选择,有助于我们后期进行个性化的云端推送资料。选择的内容应该还可以有很多不同形态的延申,我会继续去发现去验证。
3.怎么使用数据?
我学习的收获是:数据分两类,有标准答案的和没标准答案的。没有标准答案的数据的使用,一般是分层教学前的准备动作,可以帮助老师将最适合的学习包推送给最合适的人,当然也可以是多元化的问题解决策略,老师可以将数据进行分享,让学生进行介绍,拓展学生思维。有标准答案的数据,处理起来就相对有一定的模式,正确率很低一般教师需要介入,正确率太高课后补救,正确率30%到70%(这个数值根据不同班级可以调整)的则可以展开同侪学习。针对拍照,陈蕾老师写了一篇《拍照是一项技术活儿》讲到了类比和对比让我印象很深,对比找不同,类比找模式。
特别提醒:使用数据的方式各种各样。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忘了初心,“以生为本”,这里的生不是和我们正在对话的那个学生,应该是全体学生。当我们根据数据做出决策之后,我们也需要想办法让其他学生也参与进来。比如我们通过抽选或者抢权方式,让一个学生回答完问题,我们需要让其他孩子一起进入思考,哪怕我们就问:“有需要补充和修改的吗?”也能让其他孩子一起加入。所以牢记初心,方能用好数据。
技术是手段,教学需智慧,牢记初心,应用将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