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亲节,没有给父亲准备什么礼物,写篇短文,致敬我的父亲!
最近一次回家探望父母,匆匆两天时间,父亲还是一如往常爱整洁,爱打扫。父亲习惯早起,洗漱完后,就抄起扫帚扫院子里的落叶纸屑,扫一堆收拾到小推车里,推到院子外倒掉。通常家里人比较多,等孩子们陆陆续续起床,会催促着问洗脸没?快去洗漱吧。
说来惭愧,家里众多子女们没有一个能做到和父亲一样爱收拾家务爱清洁的。父亲偶尔会念叨几句,看似威严的外表下有一颗柔软的心,极少因为我们懒惰发脾气教训我们。想想,就在今天,我还因为刚拖完地,闺女踩了几个脚印儿发飙,一刻也忍耐不下。
父亲的勤劳,我们一众子女也是望尘莫及。爷爷奶奶尚在时,经常讲父亲为爷爷奶奶分担许多家庭重担,不怕苦不怕累。自我有记事起,父亲一直都是起早贪黑地,忙忙碌碌,为我们创造了比身边多数人都好的物质生活,但父亲并没有止步于此,没放慢忙碌的脚步,去享受生活。三十年来,随社会变迁,父亲数次创业。做面酱做豆腐加工时,我刚能认识称重的称;买机器打螺丝时,我特好奇大吊车怎么开来的;做火花塞时,我想这看着挺简单的一个物件,怎么要用到那么多工序;到现在父亲年龄已过六十,还在帮弟弟做烧烤工具的加工,又是噪音又是粉尘,车间冬天冷夏天热,即便这样,还是不肯安逸养老。
父亲的尊老爱幼是在行动上的。爷爷奶奶晚年健在时,父亲常说,有一天不看望爷爷奶奶,心里都会不踏实,几乎每天都要跟老人说说话聊聊天,也许是家长里短,也许是工作上的各种事儿。出远门先报告,归来即报到。父亲是家中长子,对弟妹们,一如家长一样关心爱护,我问过父亲,不觉得承担的太多了吗?父亲说,为弟妹们做事,相当于在为父母分担,想让父母压力小一点,自己就要多做一点,况且自己也有能力做,虽然辛苦但是很开心。
父亲三观极正。捐资助教的牌匾是我上小学时帮父亲领回来的,当时父亲在出远门,母亲忙家务没时间去参加颁奖活动。有一次,在大街上,一个光棍汉跟一个妇女开玩笑,手抓到妇女头发,父亲一个巴掌砍过去,教训他再不要对人家动手动脚。邻里街坊有啥家庭矛盾,也常找父亲说合,作调解公证。
父亲还有许多数不尽的优秀品质,智慧,果敢,有担当,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