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蒙德
朋友毕业进入了一家外企工作,环境和待遇都不错。不过最近他很不开心,跟我说想要辞了。我没感到多惊讶,因为他之前在跟我说这份工作多么好,多么有钱途时,我就提醒过他拿这么多钱就要付出更多精力,也会有更大的工作压力。
CBD的金融大厦的外企工作,在别人看来格外洋气。至于同事之间的礼貌客套、业绩压力、周末加班,就只有身在那半平米格子间的自己才最清楚。
我问他当初是为什么选这份工作?
他说大城市很好,想去见识一下,工作机会也多,也想趁着年轻这几年去多挣点儿钱,然后再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情。
听他这么说,让我想到了最近看的《成功心理学》里的观点——你真正的渴望是什么?
一个人不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就不会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在遇到困难时就不会坚持下去,也就无法获得成功。
正确看待自身很重要也很困难,首先要对自己诚实,即清楚现实地看待自身的强项和弱项。朋友处于现在的状况,正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认为在高楼大厦里工作很棒,每天早起赶时间上班很有奋斗的意味,会是旁人眼中那个厉害的人。
一直在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却从未认真想过自己的追求,这也是很多人存在的问题。
实际工作之后发现,这份工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每天都有想要逃走的冲动,却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干什么。
不喜欢现在做的事情,但又不知道如何发掘自己喜欢的。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任何两个人是相同的。《成功心理学》中以心理学角度,引导读者探索自身,来审视那些使我们与众不同的个人品质和才能,发现个人的强项。我们应该了解自己对生活的要求是什么,看中什么?
不知道自己会什么,能做什么?那就问问自己:
我有做哪些事情的经验?
我拥有什么领域的知识?
我在家庭、工作和学校里完成过什么项目?
我解决过什么问题,这展示了什么技能?
我喜欢做什么,它要求什么样的技能?
人们通常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拥有娴熟的技能,并且也对自己有一定技能熟练度的事情感兴趣。因为喜欢,所以有动力坚持做;因为有能力做,所以在做事过程中能获得更多的块乐和兴趣。
在找到了自己拥有的技能之后,可以开始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了,一个方法就是观察你的个性、技能和兴趣有哪些共同点。
书中提出人的工作个性可归纳为6个基本类型:现实型、调查型、艺术型、社交型、事业型、常规型。照着书中的测评,我发现我属于社交型,适合从事教育行业。的确,我在教育实习时,就很喜欢站在众人面前的讲课的过程。
给朋友也做了测评,发现他属于常规型,适合从事会计、金融分析相关工作,不适合他现在做的销售工作。难怪他会感觉这么难熬,有的时候真的不是只要咬牙坚持下去就能成功的。
《学会学习》里也指出:就算你做不好,也不代表你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也许只是你的“方法”不对。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方法,坚持下去就会成功。
对于自身的认识,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不是一件易事,在完成了发现自我这一步之后,我们就要为自己制定目标,朝着光亮那方前进了。
我们该怎么制定自己的目标呢?
合理设置的目标有5个重要特征SMART: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现实、时间限制。
每一个设置合理的目标都应该包括SMART中的5要素
例如:“购买一部不超过5万的二手车”,其中就缺乏具体性和时间相关性这两要素,完整的应该是“在8个月内购买一部不超过5万元的、可靠的二手小轿车”。
制定目标要三思而后行,投入越多的时间和思考,就越有可能实现它。适合朋友的职业方向可以是会计,那他现在在工作之余就要开始尝试给自己制定转行计划了。
首先确定长期目标(三年左右)要达到的水平,按照从后向前的时间顺序执行,接着思考完成每一个目标的所有必要步骤。每个步骤代表一个短期目标,一直记着自己的长期目标,这样才能确定每天、每周、每月和每年的计划。
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把它们通通写下来!
思考你在人生中想走向何方
用SMART规则写下清晰的目标
尽最大努力学习和研究你的目标
为你的目标付出所有努力,绝不停止尝试
一旦实现了一个目标,就继续下一个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制定这些目标时一定要问问自己:我正在为之努力的目标是否是我真正所想的。我们必须选择取悦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取悦他人。
以前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觉得莫名其妙,心想怎么会有人去思考这种奇怪的问题。现在再来看,自己也开始试着想要了解“我是谁”了。
每每看到新闻中那些年纪轻轻就当上CEO的精英,刚毕业就拿年薪的佼佼者,我也渴望向他们一样成功。我沉醉于理想的虚幻,却忽视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绝不仅仅是“努力坚持”就能取得成功的。
人人都想做自己的第一,没人愿意当谁的第二。我们要做的是找出自己真正的渴望,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用喜欢的方式生活。
升职加薪是成功、收获爱情是成功、腰缠万贯是成功……
只要是能实现个人价值,能让你甘愿冒险,克服挑战并将自己的最大潜能发挥出来的,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