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同事是看上去非常淹没在人海里的那种。
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出众,学历也不高,办公室里有些人常常因为这些外在的印象和标签而轻视他,比如时不时教育他该如何用“结构化表达法”说话,如何“专业而又不失礼貌地沟通才不会引起误会”。比如会吐槽他抠门,老土等等。这位同志,每次都是笑笑算了,从来不反驳。作为旁观者的我,有时候会看不下去,而这位同志高风亮节,竟然还会反过来劝我:算了算了,无所谓。
我后来知道了,这哥们是练过的。练的哪?练的心。
他说他做过最低贱的活,这些真的不算什么。
因为工作中经常找他帮忙,又和他同share一张办公桌,我俩就多了“暧昧”的关系——同桌。
说起来真的不好意思,毕业都这么多年了。
关系一旦上升到“同桌”,那可真的不得了了,所谓“同桌”就是,芝麻绿豆的小事搞不定了找万能的同桌,当然有啥好吃的也第一时间丢在他面前。于是,莫名其妙的变成了老铁。
老铁日常爱好,看手机里儿子的照片,跟我们炫耀儿子,以及下班后给老婆做饭。老铁金句:老婆还是要好好疼的,毕竟要陪我一辈子呢。你说你活的这么明白,可不可气?
以下就要说到老铁同志的一百单八项江湖技能了,如果不是认识这么个奇人,我也没机会长见识。
金句一:哥带你飞
有次节假日,高铁票都抢完了,只买到了晚上九点的。老铁和他老婆买到的七点多的票。正在我无比羡慕的时候,老铁说,没事,下了班跟哥走,哥带你飞。
我说怎么飞?他跟我说,我把票给你,你拿着我的票进去,完了我拿身份证跟检票员说我把票弄丢了,肯定让我进。
我立刻如梦初醒,点赞比心,说,噢是这么回事啊!老铁6啊。
后来一切按照计划完美执行,让我提前回家。
这事之后,老铁身上就带了光环了,后来过了好久,老铁偶然问我:你上次的票退钱了么?
我说没退啊。
老铁看着我不说话,然后我“噢~啊~哎……”
原来还差一个环节,还是没学到老铁的精髓啊。
金句二:我的产品,和我的人品一样好
老铁经济有头脑反正是特别好了,互联网术语,以前他玩“线下”——摆地摊,现在“线上”——玩微店。互联网圈子玩的很6,凡有互联网思维的,总是能站在时代的风口,不会太迷茫的。偶尔整点小副业补贴家用,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在上海这个穷凶极奢的地方,谁还能靠平凡的主业活的潇潇洒洒?这再一个不小心,副业搞得还略有规模,老铁金句,我的产品,和我的人品一样好。用户用了点评,用过了,比人品还好!
不说了,我现在跟着他学互联网思维呢。
金句三:看点宏经
一开始我说我要跟着他学互联网思维。他给我布置了两个作业,他说一定要亲自做过一两个项目,才能变成大拿。我说怎么做?他说,第一,去找一个行业的产品,这个产品是能够在互联网上找到大量使用者的。第二,这个产品要么是创新的,要么就是能把现有的替代的……貌似是这样,我连题目都重复不好,我果然不适合当学生。后来因为我没交作业,老铁拒绝继续传授了。老铁现在会跟我说,去看宏经啊,微经也行。我说你有那么多时间看书?他说:你以为我头发那么白是怎么来的?
以上,还没说到最厉害的技能,比如,我要搬家,老铁推荐靠谱搬家公司。比如,同事闺蜜和老公打离婚官司,他正好就有个哥们是律师。还有更多的不方便透露了。
我一直特别傻的问老铁,我说你到底怎么认识这些人的?怎么混圈子。他说,从来都是别人拉他进群的。只有你变得与众不同,让别人觉得有价值,那别人自然就会来主动找你的关系……你说可不可气?
差不多尾声了,其实写这些,也是分享最近的感触。
有的人,像一本书,内容丰富,层层铺叙,干货绩点满格,读来觉得全是收获。
一直想让自己变成那种牛逼哄哄的人,后来发现,身怀绝技的人就在身边。
这个世界,真的比你想象的大多了。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比你更能看明白趋势。
我还是学生,还远没有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