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过马路的时候看到一辆汽车,不高兴的想蹩一下快递小哥,快递小哥就赶紧躲开,这一幕让我突然感受到环境的好与坏,与它的繁华或者贫穷是没有关联的,更关联的是生活在指责的环境下,还是生活在宽容的环境下。
想想我们平常对待身边的人,是指责的更多一些,还是宽容善待的多一些呢,现在回想一下那些不耐烦,那些不如意,那些不满足,其实都是我们在指责,我们在指责的同时,其实就是我们内心瞋恨在不断的生气,以为是别人不如我们的意义,其实。是我们自己不如了我们的意,我们的意,想控制我们。
想到这里,又切换到去Nainamo的场景,我们在一辆大巴上,一位西方的老阿姨。拿着一张打印出来的行程单。和司机师傅说,我要去这个地方,司机师傅一面等待他坐好,一面和他说你要去的那个地方,我这辆车不能直达,但是我可以给你送到可以转乘的站,你从那里换到某某车,你就可以到达你想去的那个地方。我印象特别深刻,那位老阿姨就倚在椅子上那么坐着,安静地坐着,耐心听司机说完之后就点点头,笑了笑,然后就继续看望窗外的风景,
哎呀,那个时候我好羡慕她,同时也想起来要是在。在国内,比方说我的奶奶,或者哪怕年轻一点,我的妈妈,她如果去了一个不认识的地方,然后他因为路不熟啊走错路了,一个是那些司机师傅会不会也好心地和她说,同时呢,他自己,应该不会也很安静,而是满脑子哎呀怎么做错了,要么哎呀真烦谁谁又没弄好,就是瞋啊很重。
我觉得有的时候。我们现在已经不太会不起瞋烦恼了,觉着瞋瞋是正常的。比方说,我今天早上就标记我自己。一早起来。听到小孩子哭,哎呀,他又哭了,怎么办呐。洗漱完收拾好,看到家人备好的早餐,就是这个呀,就又烦不高兴。那吃完饭到了公司看一下表,哎哟都这个点儿啊。着急,其实我一天到头下来的日常生活一直是在贪瞋烦恼的行动中度过的。
意识到的时候我就开始转变了一下,先接受他,不管怎么样都接受他。报发票的时候同事说这个票不可以,需要重新报啊,那好吧,回家重新开一张吧,虽然第一念是好的,但是立刻我的意就又蹿了起来,要是他开不出来怎么办?要是赶不上了,怎么办。要是那边不承认了怎么办?那个又没有发生,到时候就好了。今天就是把这件事情带回家告诉妈妈就好了。
嗯。如果我们不擅长管理自己的意识,理顺意识这匹马。驯服意识这匹马。我们就永远活在意识流里,我们就永远在意识流中游荡。可能我们轮回,就是因为我们陷在意识流中。不会控制他。我们出可能也不用逃出意识流,但是我们知道了怎么驯服它。
意识流没有好,也没有不好。我们没有学会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