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要上魔方课了!距离上次上课,已时隔半年。再上讲台,内心多少有些忐忑,担心课不吸引人,担心熟练度不够。简单的事,用心做到极致,是我的最大追求。这次的上课地点换了,没有投影,没有PPT,教学怎样开展?步骤衔接、语言表达、学生互动都是需要考虑的。下午上班后,打算好好理下思路,做到心中有数。可惜办公室人来人往,一片嘈杂,心难静,人烦躁。耐着性子努力思考,精神却难以集中,思路步骤仍不够清晰。晚上,夜跑结束,打开电脑,继续死磕,誓要让课堂更有条理,内心更加踏实。最终,课堂做了如下安排:
首先,自我介绍。简单介绍我的姓名、年龄、专业和爱好。告诉学生老师年近不惑,不惑之年的最大坚持是读书和运动。运动让身体保持健康,充满活力。读书写作让自己更加美好,走向远方。然后,安排学生一个一个自我介绍。介绍名字,爱好和理想。
紧接着,向孩子提问:“孩子们,你们都接触过魔方吗?”答案肯定是有的。“那么,魔方是什么?是玩具?是模型?是教具?”抓住与孩子互动问答的机会,引出魔方定义——鲁比克方块,我们通常所指的魔方就是三阶魔方。我们介绍下鲁比克,匈牙利教授,主教建筑学、雕塑学,1974年,他为了帮学生更好地认识空间立体结构,发明了魔方。随意地几下拨弄,发现魔方难以还原。之后,潜心研究还原方法,成功还原魔方。时间一晃,到了1978年,匈牙利组织了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几个数学家将魔方在大会上推广,受到了全世界的喜爱。1980年魔方来到了中国,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魔方不是玩具,是教具。鲁比克教授发明魔方不为财富,不为娱乐,为的是教学。我们为教授点赞,他的兢兢业业,造福了全世界的孩子。
下一步,介绍魔方对能力的培养。学会魔方,练手练脑,手脑统一,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能力。魔方的最大作用,改变孩子性格。举个事例,去年26中的那个女孩,有些轻度自闭症。学习魔方的过程,自闭症有所缓解,上课敢于发言提问,眼神不再躲闪,表现不再胆怯,有时会拽着我的胳膊低声地问:“老师,老师,下步怎么转”。美国那个叫麦克小孩的故事,是真实可信的。
最后,正式进入教学。先说如何正确拿魔方。白面朝下,黄面朝上,一定要像地球仪一样平转魔方,多强调几次,避免孩子转魔方转的晕头转向。仔细介绍角块、棱块、中心块的颜色、特点以及还原的思路。解释什么是层先法,从第一层开始,一直还原到第三层,一层一层还原,直到整个魔方完成还原。穿插举“作业清单”的例子,告诉孩子做任何事,要有计划,要有思路,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当孩子们学会了还原魔方的第一步——黄心白花瓣。立刻组织学生比赛,分出个一二三,用比赛活跃课堂气氛,让孩子们在开心愉快中有一节好的体验课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