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草根企业家,越来越牛

郑重申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河南许昌,明星企业“胖东来”。几乎天天然满为患。大多数进去参观、购物的人,甚至要排队两个小时。

自从胖东来,以“良心质量、良心服务”,走红后。去那里学习,参观的人们,就络绎不绝。

与此同时,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身价也水涨船高。于东来目前身家,已经达到70亿。

胖东来的销售额,2025年预计超过200亿。在河南,还有一个,更为励志的创业故事。

现在几乎家家炒菜,都要用到一种调料——十三香。可十三香的创始人王守义,是在60岁开始创业。

他的起点,那真是一穷二白。现在,王守义十三香,似乎人人知晓。更是每家都少不了的调味品。这背后,更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艰辛创业故事。

01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

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经历过一段充满艰辛的创业历程。于东来于1966年,出生于河南省许昌市;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中排行第四。他在学业上表现平平,小学期间仅获得过一次奖状。

进入许昌市三中后,由于出身农村。与周围在城市长大的同学,相处不融洽。对学习缺乏兴趣,仅就读一年便选择退学。离开学校后,年仅十几岁的于东来。

踏入社会,却屡屡遭遇挫折。他曾经摆摊售卖冰棍、花生、甘蔗、瓜子、西瓜等小商品。起早贪黑,仅能勉强维持生计。15岁时,他从事搬运烟包的工作,每个烟包重达120斤。

他从早到晚辛勤劳动,每日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16岁时,经亲戚介绍,他获得了一份工作。日薪两块五,晚上加班可赚三块。然而,仅工作两个月,老板便卷款潜逃。

于东来不仅分文未得,还损失了亲戚送的两袋面。此外,他还曾倒卖黄牛票。尽管每张票,仅能赚取一毛五的微薄利润。即使被保卫科人员辱骂,他仍坚持在影院门口售卖,只为维持生计。

20岁时,于东来进入一家橡胶厂工作。凭借自身努力,几个月后便被提拔为车间工段长。但不久,橡胶厂进行组织变革,他不幸下岗。此后,他跟随哥哥从事烟酒生意,生意原本稳定。

却因轻信他人,跨省倒卖烟酒,先后两次被拘留。结果,还背上了30万元的债务。

29岁时,于东来一度陷入绝望,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然而,他并未被磨难击垮,否则便不会有后来的胖东来。经过一番思考,于东来意识到不能就此放弃。一个月后,他在许昌望月楼宾馆附近。

开设了一家,名为“望月楼胖子店”的小商铺,主营烟酒。后来,该店更名为“胖东来名烟名酒购物中心”。经历了,两次拘留的教训后。于东来摒弃了,追求快速致富的念头。

深刻认识到,做生意应稳扎稳打。当时,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消费者深受其害。于东来提出“用真品换真心,不满意就退货”的经营理念。

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购物环境。为了确保商品质量,他亲自驾车采购、验货。并在每盒香烟的开口处,加盖胖东来的印章。他还安排员工,向顾客传授辨别烟酒真伪的方法。公开行业内部的鉴别技巧,并表示愿意接受任何专业机构的检验。

凭借这些举措,这家小小的烟酒店,在许昌市民中,逐渐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前来购物的顾客络绎不绝,甚至在店外排起了长队。仅用一年时间,于东来便还清了所有债务。

第二年,胖东来开设了分店。第三年,总店的营业额便达到了300万元。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他作对。

1998年,有小混混调戏胖东来的店员,于东来果断报警。小混混怀恨在心,在胖东来总店纵火报复。这场大火夺走了8名员工的生命,也将于东来多年的心血化为灰烬。使他再次,背上了100多万元的债务。

尽管胖东来此前,曾售出大量购物券。但即便企业濒临破产,于东来也不愿辜负顾客。

他张贴告示,通知购买购物券的顾客,前来退款。附近的乡亲们纷纷前来,但大家并无退款之意,而是想看看能否提供帮助。

有人倡议为胖东来捐款,有人写信鼓励他重新振作,并在信中附上几张钞票。胖东来的员工们,也在关键时刻不离不弃。一位大娘找到于东来,对他说:“孩子啊,可别因为这点事儿就趴下。要是没钱了,大娘和大伯还存了两万块钱,可以借给你。”面对这些温暖的善意,于东来深受感动。

他不愿辜负这些对他好的人,表示:“1998年之后,我再也不抱怨了。做企业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社会。”重新开业后,胖东来走上了扩张之路。无论企业规模如何扩大,胖东来始终秉持着对员工和顾客的关爱。

2021年,于东来将员工的带薪年假从30天延长至40天。并要求其中10天,必须用于长途旅行。在客流量最大的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四,胖东来暂停营业。

让员工能够更好地与家人团聚。胖东来的员工,不仅薪资高于所在城市平均水平。还享有“不开心假”。在情绪低落、失恋等心理状态不佳时,可申请休假,管理层无权拒绝。胖东来销售的商品品质上乘,还会标注水果的甜度、储存方式、储存时间等。

这些,消费者关心的指标,甚至羽绒服的采购价格、毛利率等信息也一目了然。此外,胖东来还为消费者提供免费充电宝、免费吹风机、免费热水等一百多种免费服务。

胖东来的玻璃幕墙上写着:“爱在胖东来。”这份爱,是于东来历经重重磨难后,送给所有人的珍贵礼物。

02十三香创始人王守义

1984年,王守义,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此时,他已经60岁。在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人已进入颐养天年的时光。但王守义不走寻常路,他毅然开始了创业。

创业初期,他仅有祖传的十三香配方。以及100元的积蓄,条件十分有限。他用这仅有的资金,购置了一些工具和原材料。在自家院子支起大锅,由于无法建造厂房、聘请工人,所有工作都需亲力亲为。

他每天凌晨四点起床,严格按照祖传秘方的步骤。进行配料、研磨、炒制和包装等工序。为了降低成本,他亲自制作包装盒。并在纸盒上,标明自己的名字以及“十三香”三个大字。

当时,人们做饭大多仅使用酱油和盐。十三香作为一种新兴调味品,一时难以被大众接受,自然也无人购买。为了提高销量,王守义拉着小车走街串巷。

现场演示十三香的用法,并邀请路人品尝。随着时间推移,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逐渐知晓了“王守义十三香”。人们纷纷前来购买,他的生意也逐渐好转。然而,每盒十三香的利润仅有8分钱。正是从这微薄的利润起步,他克服了创业路上的重重困难。打造出了一个“调味品帝国”。

最终,使“王守义十三香”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

03 创业诠释生命力

胖东来和王守义,出身于平凡的草根阶层。历经重重磨难,却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事业版图。他们没有令人瞩目的辉煌履历,也没有高学历的光环加持。

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与这些外在条件相比。一个人的内在底蕴和善良品质,才是最耀眼的财富。

于东来的经历中,我们看到,创业就是主旋律。他是在人生的低谷,也要坚持把创业进行到底。

这就是企业家,和普通打工上班族的不同。

有人说,人到了四十岁,就要安稳踏实。不要再来回折腾,自己出去乱跑了。

实际上,王守义老先生,60岁才开始起步。只要是创业,何时开始都不晚。

毕竟,那是生命的绽放,生命力的释放。

声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