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书生王勉,字黾斋,才思敏捷,心气极高,誓以文笔博富贵。
某日,王勉遇到一个道士。
道士劝说:“居士虽然聪慧,却无福禄;若能潜心修道,他日可登仙籍。”
王勉不以为意,笑道:“世间哪有神仙!”
道士说:“居士见识短了。无欲无求,我即是仙。何必为福禄所困。”
王勉大笑:“人生在世,无非福禄二字。无福无禄,修仙何为?”
道士应道:“居士不信,且随我来,瞧瞧神仙是何模样。”
王勉问在何处。
“就在眼前。”道士捡根长棍,夹在两腿之间,回首讲道:“你也上来,坐在贫道身后。”
王勉无奈,学他夹住棍子。
“坐稳喽,别睁眼。”道士叮嘱一句,随后诵念咒语,低吼一声“起”。
木棍乍然变宽,表面生出许多鳞片;头前一声霹雳,带着二人腾空而起。
少时,道士喝声“正”,王勉双脚落地;睁眼看时,已然置身大宅之中。道士丢了木棍,引他走入大殿,呼唤童子设宴摆酒。不多时便列上几十桌珍馐美味。
王勉兀自称奇,耳听童子来报“客人到了”,忙随道士离席迎接。只见数十人从天而降,有的乘龙骑虎、有的跨凤踏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得人眼花缭乱。
道士邀请众仙入座,畅谈仙术道法。席间推杯换盏、歌舞奏乐,一时间好不热闹。宴罢,众仙尽兴而去。
王勉初时钦羡,转念想来,作神仙不过吃喝玩乐,跟作人有何区别,还是考取功名来的实在。
正要告辞,却听道士先说:“居士前生与贫道入山求学,因你舍不得凡间富贵,才被剥落仙籍。如今看来,你仍在福禄梦中。罢了,送你回去便是。日后若要成仙,免不得重新渡劫。”继而指向阶下长石,叫王勉上去坐稳,嘱咐他紧闭双眼。
筹措已毕,道士挥鞭击石。长石倏然飞升,载着王勉冲天而上。途中,王勉微睁双眼,想瞧瞧身下景象。彼时正在茫茫海上,周遭巨浪滔天,长石忽而坠入海中,教王勉呛了个水饱。
挣扎时,一名女子驱舟赶到,将王勉捞上渔船,随后在远处的岛屿登岸。二人同行半里,走进一处村落,内有一户大宅。女子进去禀报。
少时,一个中年汉子出门接迎,执手询问姓字、故里。王勉如实应答。
“此地唤作仙人岛,远离人世。”汉子自我介绍:“某乃岛主,姓桓,祖居岛上,未曾见过先生这等名流雅士。”于是引入正殿,命人置酒设宴。
岛上居民听说客到,纷纷赶来观瞧。其中有两个女孩,乃是岛主女儿:长女叫芳云,次女叫绿云。二女守在一旁,好奇地打量王勉。
酒过三巡,岛主请王勉赋诗。
王勉有心逞强,即兴吟诵一首,其中有一句是“一身剩有须眉在,小饮能令块垒消。”
众人反复诵念,不知其中含义。
芳云笑曰:“上句是孙悟空离火云洞,下句是猪八戒过母子河。”
此言既出,满座拊掌。
王勉心下不喜,暗想:世外人不知八股文,且教他见识一番。于是晒出成名之作,题目是“孝哉闵子骞”,起首破题曰:“圣人赞人贤之孝……”耳听绿云对着芳云小声嘀咕,不是掩口嬉笑。王勉不以为意,仍旧高声诵念;末了,还把考官评语讲了出来,有一句是“字字痛切”。
绿云立刻笑道:“应该把‘切’字删掉!”
王勉未予理会,又说出最后一句评语:“羯鼓一挝,则万花齐落。”
绿云乐得前仰后合,掩口笑道:“一挝不够,应当四挝!”
众人不解。
绿云又说:“去掉‘切’字,也就不‘痛’了。不痛即不通;羯鼓四挝,正好是‘不通不通’。如此评价,方才恰当!”
众人听罢,忍俊不禁。
王勉自觉尴尬,顿时汗流浃背。
岛主打个圆场,笑道:“嬉闹之言,先生不必在意。某有一句上联,请诸位作答:王子身边,无有一点不似玉。”
王勉正在思索,忽听绿云应道:“黾翁头上,再着半夕即成龟。”
旁人不知何意,王勉心里却不是滋味,只因他字黾斋,“黾翁”说得岂不是他;想到此处,又羞又恼,早先自命不凡,如今竟连化外女子也斗不过,还谈什么功名利禄?心下忽而释然,拍着桌案放声大笑。
岛主惜才,执意将芳云嫁给王勉,留在岛上请教数月。
王勉思乡心切,想带芳云探亲。
芳云劝道:“实言相告:我等皆是神仙,本不想干涉红尘,奈何你苦苦哀求,姑且陪你走一遭。可有一样,你父天年之后,立地归来,如何?”
王勉满口应承。
芳云先向父亲道别,随后变出一条道路,领着王勉走出大海、返回灵山。
彼时,王勉母亲、媳妇均已亡故;儿子小王嗜赌,赔光祖产家财。如今祖孙二人寄居在亲戚家里。
王勉恨铁不成钢,待芳云变出一套大宅,便将父亲接来奉养;至于小王,给了二十两白银,叮嘱说:“拿这钱买房娶妻,等混出人样了,再来见我!”
小王连连称是。
四年后,王父离世。王勉办了一场风光的葬礼。小王领着媳妇前来奔丧。芳云见了儿媳,称其足以治家,私下赏银三百两。
次日,小王前来拜谢,发现大宅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