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源头好像出自北京普通话“我和你丫磕上了”,代表和你没完的意思,如今用在互联网时代,立马就成了新语言,比如:罗胖每天60秒,坚持三年,被称为“死磕”;首席架构师们参加原创比赛和提问训练,每天至少一篇,叫死磕,杨众筹每天发布10多条原创,风雨无阻,叫死磕,仔细看看,真正可以称得上“死磕”的,还真都不是一般人物。
那么,我等平头百姓,要不要也“死磕”一把呢?回答是肯定的。无论是学习还是职场还是情场,“死磕”才能赢。当然,死磕要选准对的目标、对的点,然后才能“一针刺破天”否则,就是“磕死”了。
比如罗辑思维,在“死磕”这件事上堪称大师,60秒的节目选题相当的不好做,必须做到题材听起来高端,听完又有点若有所悟,最后还能出去给别人讲点小段子,亦即所谓的"有种有趣有料",没有死磕精神,哪里会吸引到几百万级的粉丝,几十万级的罗友。
死磕,还需有一个生态共同体的意识,要给自己,给团队,给供应链,给渠道,植入一条蓬勃的生命之根,发心到哪一层级,才有哪一层级的成就,阳明心学的“立志,立诚,致良知”也是死磕当有的三个意识。
“死磕”不是“磕死”同样两个字,一颠一倒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