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糖
单位领导都是兼职心理咨询师,所以我们的例会上经常安排有一些小活动,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本周一例会,又发起了一个写出自己10个优点的活动。大家纷纷凝神苦思,甚至有同事悄悄开启了小会,互相交流心得。
有的老师说自己的优点是:“做事专注、守时、爱运动、早睡早起。”
有的老师说:“真诚、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重视团队力量。”
还有的老师说:“热情、直率、坦诚、会工作会生活,不唠叨。”
大家纷纷从性格,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寻找了自己的优点,连“爱老公”都被一个同事当优点拎了出来,完全是为了工作秀恩爱。
同靴们也是蛮拼的,会议室不时爆发出阵阵欢笑声,驱散了冬日的寒意,给我们带来了好心情。
自己有10个优点吗?
我感觉……相……当……难……凑够。
优点,我更愿意把它看作自己的个性标签,有些可以培养的好习惯自不必提。
琢磨了半天想起来两条:认真执着有耐心。
这是优点吗?
这叫不叫死心眼儿?
还是说这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性,先不管他。
仔细想想这种认真执着和耐心是从哪儿来的呢?
还得从小学说起,五年级时我跟着爸爸上学,他有大把的时间来辅导我的功课。那时候我还是比较喜欢语文,喜欢看课外书,喜欢写作文。
数学什么时候走进我的世界,并占据主要地位了呢?那时的教材,五年级还没有学未知数X,一些应用题如果不用设X的方法,单纯用数学法来解是比较难的。所以老爸就试图让我建立起未知数的概念,那两星期我就和这个X杠上了。
“未知数就是未知东西的代表。可以把它看成一头驴,可以看成一包棉花,看成什么都行。”老爸又在对我谆谆教导。
“那它到底是个啥?是棉花还是驴?”
“你管它具体代表啥,他就是一个集合,可以代表任意一个量,可能是一个苹果,可能是一堆香蕉,都有可能。”
我更糊涂啦,一个数它怎么可能代表那么多东西呢?那它还是一个数吗?它不变成几个数了?
老爸把所有的招数都用尽,也没能帮我把数从确定的数推广到未知。
最后他叹了口气说:“女生就是没有男生聪明。”
嗯?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我的小宇宙!“什么女生比男生笨?凭什么这么说?”我强按着心中的怒火,不乐意跟我讲,我还不乐意听了呢。
“哼,我自己学,不问你了。”
X到底是个啥?他能是这么多东西,那他是……是一个书包吧。随手伸进去一摸,可能摸出了文具盒,也可能摸出了笔记本,还可能摸出其他的东西。”
就这样,冥思苦想后我的思维终于打破定式,从确定性推理到了不确定性。
翻翻现在的教材,从幼儿园开始就有方块加方块,三角加三角这样的问题,然后是小学继续研究此类问题,到引入X的时候,一切都水到渠成,没有太大的难度。
当年的老爸是硬抛出一个未知的量让我接受,容易吗我。
从这儿开始,对数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兴趣越来越浓厚,喜欢自己慢慢地仔细审题。
最大的改变是听课方式,上课前会用一两分钟看看今天要讲啥内容,课中会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特别关注老师,为什么能想到这样解题方法,对老师在讲题的时候,反复提到的关键词有了更深的认知。
而且在听课这个过程中,我会提出自己的问题了,不像以前只知道从头听到尾。
遇到一些特殊的题型,特殊的方法,老师提到的一些数学思想,比如说为了不同变量统一而进行替换,经过自己的加工,会在脑海中留下非常深的印象,不需要老师去总结归纳,好像这些东西已经自动归类了。
当然这样时间长了,数学成了考试时不需要复习的学科,学过的那些公式概念从不会忘记。这样的习惯从小学保持到了大学,让本不聪明的我也可以选择数学专业。
说这么多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学习能力有多强。绝顶聪明的人非常少,但老天会给那些笨笨的孩子一条生路,用认真,执着,耐心走出来的路。
优点也是磨励出来的。
所以当有人说女生学不好数学的时候,千万别相信,你需要相信的就是你自己能行。
姑娘们,加油,只要你足够认真和执着,数学这位骄傲的王子也会俯首称臣。
题外话:对老师和父母还有一个建议,小学考多少分数并不是很重要,一百分和98能差多少?重要的是在这个学习任务并不繁重的时期,把一些思维的习惯培养好。
如果一个小学老师也教过初中高中大学,他对数学这门课程会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对培养孩子哪些至关重要的能力也会更清晰,可能这也是人大附小老师,都要求硕士毕业的原因吧。
亲爱的朋友,你有哪些优点?又是怎样得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