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时候最盼就是过年。

过年,意味着可以吃上平日里吃不到的食物,可以穿上新衣新鞋,还有可以任意花的压岁钱。进入腊月,就开始掰着手指数日子。

腊月初八,奶奶总不会忘了煮上一锅腊八粥,红豆、花生米、干枣少不了,其他的就要看奶奶这年在地里种了啥,杂七杂八放在一起煮得稠稠的。奶奶说,喝了腊八粥,年就来了,只喜爱清粥的我为了年快些到,总会把那一碗腊八粥吃个底朝天。

日子过到年底,再紧手紧脚过日子的人家也会敞开来花钱了。最记得村上一户人家,平日里炒菜从不用勺舀菜油,而是用根鹅毛沾点油洒在锅里,被村里人笑称“一根毛”。这样节俭的人家开油锅了,总会吸引我们一帮小人跑到他家去看稀奇,而小气的“一根毛”一改往日的吝啬,夹上一块脆脆的炸豆腐往身边最近的小人嘴里一塞,问上一句:“香不香?”旁边没吃到的吵起来:“我还没吃到呢。”“一根毛”笑着,忙不迭一筷子串上几个炸豆腐塞过去,这时候的“一根毛”在我们眼里是多么慈爱啊。东家吃到西家,前村吃到后村,年的味道是油锅里翻滚的豆腐圆子。

年前最隆重的是什么?那就是请菩萨请祖宗了。某一日,睡得朦朦胧胧之时,忽的鞭炮声“呯叭”一声,接着听到奶奶的声音:“哪家请菩萨了,是该请了哟。”而我,在被窝里掏出捂得热热的棉衣棉裤迅速穿好,觅着炮竹味跑去。这时,伙伴们也到了。我们争抢着捡炮竹纸屑,这些纸屑可以掺入泥土里做泥砖,每个小孩都有住新房的心愿,大人们就会要求我们孩子加入到筹备新房物料的行动中,捡炮竹纸屑就是一项。

等炮竹纸屑捡完,天已开始亮起来,我们围在门口看大人们虔诚地跪拜着,这种庄严的氛围渲染着神秘的色彩,使人肃穆。而跪拜完的大人转身看到我们,低低地呵斥着,让我们不要挡了菩萨的道。

请完菩萨请祖宗,我家的这个仪式是交给叔叔来做。摆好酒菜,叔叔跪拜着,嘴里念叨着:“各位祖宗,家来吃饭了,酒多喝点呀。”我躲在房门前,想看看祖宗们长什么样,总会被奶奶拎到桌前:“拜拜,保佑你象小狗喽喽一样。”小时候总奇怪,为什么要让我象小狗一样呢?但我是个听话的孩子嘛,该拜就拜,遗憾地是没看到祖宗长什么样。

这些仪式做完,就开启了吃的程序。我最爱帮着奶奶在灶下烧火,旺旺的柴火燃烧着,不仅寒冷被驱除,灶前的奶奶时不时会夹一点可口的年菜送到嘴里来,既得到大人们的夸奖又有了口福,真是恣意呀。

年到了吗?进了腊月,小孩子的年就到了呢。吃着,闹着,满村跑着,满心期待着穿新衣,拿压岁钱。

盼着,盼着,穿上新衣了,拿到了大人的压岁钱了,而后又盼着下一个新年。

年复一年,突然就长大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十三,糖瓜粘。” 糖瓜在东北地界上叫灶糖,家家户户都备上各色糖果,还有这甜甜蜜蜜的糖瓜,象征着来年的生活比...
    云紫烟阅读 2,773评论 0 1
  • (文/文武它术) “年味”究竟是什么?我没有在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上找到这一词条,也没有找到它的解释说明。 不过,...
    文武它术阅读 1,748评论 0 1
  • 粽子是过年的第一道味道,但绝对不是单一的味道。粽子煮好了。女人们又得拾掇着准备其他的美味了。 年糕也是过年必不可少...
    繁花落尽深眸阅读 4,136评论 16 18
  • 寂静的海岸线 一片孤城万仞山 唯有层层的海浪声 夹着初秋的细雨 一个身影 一个孤身的渔夫 层层的海浪从孤独的背后袭...
    名城勋爵MrLiao阅读 2,707评论 0 1
  • 我有 两三行梦想 都悄悄存在 千万字的生活里
    预见燕麦阅读 1,39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