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才真正有了要修心养性的强烈感。人啊,总要让一些事入心入脑了,也许会让你烦恼、纠结、沮丧、失落、担心、害怕、痛苦,但也恰是这些情绪能够助力你面对和接受现实。
前两年心理学的研习,了解到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咨询师个人的状态很重要。咨询师最好的状态应该是:
1、要扮演真我的角色。也就是内心的情感和表面的行为应该一致。若咨询师实际感到愤怒想提出批评却装作平静愉快,这是无益的;当不知道答案却要装作知道,这也是无益的;等等表里不一的都是无益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
2、要能够以接纳的态度倾听自我、能够做到真我。接纳自我绝非完人,成为自我才会让关系变得真实。真实的关系会不断改变而不是静止不动。
3、能够允许自己理解他人。当某人表达出某种情感、态度或信念时,我们几乎立刻倾向于感到“那是对的”,“那很蠢”,“那不正常”,“那不合理”,“那不对”或“那不好”,而很少允许自己准确地理解Ta所说的话对Ta本人的含义。这点感受还是蛮深的,最近我妈在说一些不那么开心的事情时,我经常会觉得妈妈太自寻烦恼了,直至妈妈和一位亲戚说到她觉得自己很没用,啥都做不了是子女们负担……我才惊觉她需要的不仅仅是子女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是她希望能做到更多。这点我特别能有感受,因为七年前就因为自己动弹不得,而产生生无可恋的思想,也就导致一系列的想法、做法一错再错。
4、打开渠道使他人能够与自己交流情感和私人知觉。咨询师通过开放的态度营造一种安全的关系,让来访者表达和接受他自己的感知。
5、接纳他人及其情感。我是否真的能够允许他人对我心怀敌意?我是否能将他的愤怒视为他自身真实而合理的一部分而加以接纳?当他看待生活及其问题的方式与我大不相同时我是否能接纳他?当他对我非常抱有好感、崇拜我并想依照我来塑造自己时,我是否能接纳他?所有这些都涉及接纳,而做到它却并不容易。
6、成为我自己,并使他人也成为他自己。
7、当感到某行动似乎是有意义的或值得去做时,它就值得去做,自己就勇敢地付诸行动。
8、每个人都具有一种积极的基本导向,发展的方向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朝向自我实现的、朝向成熟的、朝向社会化成长的。
9、最佳的生活状态是一种流动的、变化的、其中任何事物都非固定不变的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体系,我只能依据我对自身经验的当前意义的解释来生活,并且允许他人有自由去发展自身内在的自由,以及他们对其自身经验的解释。
一个人被理解和接纳得越充分,他就越趋向于摆脱自己在生活中曾经遇到的错误,就越趋向于选择向前的方向。
以上的这些,读了又读,觉得不仅仅是心理咨询师需要做到,若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一个人若能把上面所提到的都做到了,那不仅仅是成就了自己,还成就了他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可往往走着走着就忘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会要求自己随大流,会不接纳自己的独特,还会要求他人跟自己一样,当他人没有如自己所愿时或是做了一些让自己不快乐的事情时,自己就陷入到了烦恼伤心甚至沮丧绝望的困境里。
嗯嗯,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成为自己,同时也让他人成为他自己。这样,会活得很快乐!很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