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可以带给人幸福,但钱并不一定等于幸福。
当有了不菲的收入后,还是需要面对同样一个问题,怎样让自己过得幸福?
有钱人的悲伤在于,绝大数人包括自己,都认为有钱就会幸福,当有钱了发现不幸福,便会觉得自己不对,各种质疑,各种猜测,反倒加剧了不幸福的程度。
一、你是否陷入钱等于幸福的漩涡呢?
前几天,和一个做老板的朋友聊起幸福感。
她这样说:
没钱时,觉得只要有钱就好了,生活很简单,解决柴米油盐就很幸福了;
有钱了,发现钱不能解决很多事情,需要面对的问题更多了,烦恼更多了。
所以,中国人的教育,大多是怎样教孩子成龙成凤的,成王败寇。
为什么要成功呢?
成功了就会幸福!
成功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有钱,等量代换,钱=幸福。
这种思维在缺钱时有效,到了月入2万、有三套房,发现幸福还没有来,各种质疑各种猜测后,你会很焦虑,然后认为钱赚的不够,所以再去做兼职,赚更多的钱。
此时你所缺的已经不是钱了,而是其他可以带给你幸福的东西,比如爱情、亲情、兴趣、与自己好好相处。
二、生涯中你缺什么呢?
人的幸福不止一种,从上图中可以得知,人在生涯中可以获得高度、深度、宽度、温度,四者相加之和即为所能感知的幸福感。
看看你缺什么呢?
也许你的高度、深度已足够,那么宽度、温度呢?是否为了多赚钱曾忽略现依然忽略?
如果是的,请接下来多关注宽度,在休闲时间尝试一下其他可能,请多关注温度,思考一下谁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做些什么才能让自己感觉温暖?
找到缺什么,然后补足了,幸福自然不请自来。
三、怎样才能找到幸福感呢?
曾经读古典的一本书里,有提到过这样的一个案例,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古典的一个成功的朋友问,为什么我有钱了,反倒越来越不快乐了呢?
古典:你可以试试和自己约会。
来人疑惑:什么叫和自己约会?
古典:举例吧,如果今天你准备去看电影,如果客人临时约你见面,你会怎样选择?
来人:肯定是去见客户啊。
古典:这样,接下来的日子,你可以每天、每周、每个月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看电影、看书、出去旅游......只要是你喜欢的就好!过段时间再来找我!
一段时间后再见,那个朋友容光焕发、神采奕奕的,分享了这段时间自己的感受。
原来每天早上先送孩子上学,送老婆上班,然后自己去上班,接下来各种忙工作、陪客户,晚上再接孩子、接老婆,根本没有和自己相处的时间。
现在到了公司楼下,鞋子脱了,把脚丫子跷在车的前边(老婆认为这不文雅,不允许),听着郭德纲的相声(老婆认为这不高雅,要听歌剧),笑得嘎嘎的,打嗝放屁,乐一会儿再去上班。
经常和朋友单独聚会,定期和朋友外出旅游什么的。
就这样活过来了,开心自在,有冲劲儿,焦虑少了,幸福多了。
你有没有试着和自己相处过?
问问自己真的想要什么?
有没有纯粹为了自己喜欢做些什么?
你有兴趣爱好吗?
有没有好好善待自己,逗自己开心?
有钱可以让我们物质无忧,有趣可以让我们自在开怀。
有何区别,你懂的。
四、提升幸福感的秘诀:
幸福是一种能力,我们都可以通过学习,让自己更幸福。
参照下图,判断一下自己属于哪一种?
忙碌奔波型吗?努力让自己转化为感悟幸福型吧。
1、幸福练习1:每天记下感恩5件事!
2、幸福练习2: 人生地图(1-2周);
•记录做了什么;
•所用时间;
•对快乐、意义分别打分;
•调整意见。
示例见下图:
3、完型练习——发现更多爱(15天);
•相爱代表……
•爱意味着……
•在我的爱情里,如果增加5%的幸福……
•如果要把爱带到我的生命里……
•我开始了解到……
4、幸福催化剂(1周):
•日常安排:家人、朋友相聚;
•新尝试:做一些没做过的事情。
你关注的地方,必然有所收益。
曾经你关注赚钱,现已收入丰厚;
现在你关注幸福,未来一定更懂得怎样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