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机会,我接触到《后会无期》这部电影。影片讲述的是,三个年轻人,离开自己三公里的故乡,去大陆闯荡,横穿整个中国,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找到人生的价值。
从刚开始的三个人,一辆车,到最后的两个人,没有车。途中经历了爱情的考验,友情的背叛,到最后只剩下两人对未来貌似的执着。
电影里的灰色幽默,让你觉得他们即使是遇到最坏的情况,也能够接受。很多人把它理解为,对现实的无奈,但是我更愿意理解为,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接下来就是要走下去而已。
就像朴树在《平凡之路》这首歌里面说的一样,我们经历了轰轰烈烈,也经历了黑暗人生,到最后才发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作家Jack Kerouac,他的一本成名著,On the Road,写的是三个年轻人在路上的故事。通过横跨整个美国大陆,最后他们似乎他们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这本书,因此也成了美国 Beat Generation, “垮掉的一代” 的代表作。
但是那个时候的美国,弥漫着一种萧条的气息,年轻人过着糜散反叛的生活。作者就是,其中的一个年轻人。整个过程中,他用文字记录了每一个阶段的心路历程。
而后会无期里,同样是三个年轻人,同样是其中一个作家,同样是他完成了整个路程的记录,完成了一本书,名叫《旅行者》。
相同的形式,不一样的内容,《后会无期》呈现的更多的是一种灰色幽默,对现实的无力的反抗,以及最终的接纳。
On the Road,呈现的更多的是消极的处事,没有方向,没有梦想,纸醉金迷。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个人逐渐地对现实,开始有了更深的理解。越早接纳现实的人,就越容易越早地走出来,反倒是沉迷于快感的人,到最后悔恨不已。
这两本书,两部电影,讲述着要学会接纳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你或许认为自己心比天高,能够无所不能,等到你耗尽所有力气去追寻那飘渺的未来,却忘记了如何去和现实更好地相处的时候,你收获的一定是不自知,茫然,没有方向,踌躇。
我们所认为的只有自己才拥有的局促,不知所措,其实整个世界或许都一样。我自己,也不例外。
很想做出成绩来,但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很想获得周围人的关注,但又怕被否定。以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到,结果却是什么都没有做好。疲于追求多个目标,过程却被浮夸代替。
从来没有静下来,问问自己,到底自己能不能做到?如果有,内心里另一个我肯定会跳出来,告诉自己不可能,这样子我就验证了别人眼中不自信的自己。越是反抗,越是不自信。
为什么不直接告诉自己就是不够完美呢?因为不完美,所以根本不需要期待别人眼中的完美的自己。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的。不完美也有不完美的过法,持续精进,让自己接近完美就很好。
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做好自己。不必要给自己设立那么多目标,只有你会为自己的成长负责。成长起来,不是要为了显示给别人看,所以无论自己做的好与坏,都是自己的事。如果你想变好,那就做好。如果你累了,就休息吧。如果你伤心了,就让自己开心一下。自己的世界,只有自己会关注。
我们总以为活得轰轰烈烈,才不枉来人世一趟。可是,到最后,才发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持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固然好,但是要和现实结合起来。首先就是要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自己的平凡。总是有很多事,是现在的自己根本做不到的。明明做不到,却欺骗自己做得到,就是不自知,焦虑就会不自觉地产生。
即使是全能超人,无所不能,也希望自己能有普通人的特质。就像Spiderman一样,明明自己什么事情都能做到,却宁愿做个普通的记者。平凡也有平凡之美,知道自己的平凡之处,追求精进,生活才会很美好。
接纳自己,不急不躁,从心开始。
也许明天,我还会像以前一样,紧张或者局促或焦虑。记得告诉自己,慢慢来,凡是都有个过程。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变好一点点就行了。不要求立刻改变,只希望慢慢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