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童年

跟发小们一聊,聊出来小时候有趣的事儿N件,记录下来,以飨那时那人那个养育我们的小村庄。

一、蘑菇记忆

这个事儿红红一提,记忆立刻复苏继而鲜活。大约三四年级,学校建了个大棚养殖蘑菇,同学们分批做饲养员。一排排灰白色真菌袋错落有致的码放堆积起来,我们的工作就是每天拎着水桶,将真菌袋打开,向里面喷水,使灰黑色蘑菇种子保持湿润的成长环境。蘑菇宝宝萌出后,老师们会在真菌袋上扎一些小眼,喷洒水便不需要再打开袋子了。似乎种植前后大约在秋季,大棚里面的温度稍暖和,每次浇水的时候,老师会把防护门帘掀开,以保持良好的通风。

记得蘑菇会从真菌袋的两头长出来,我们站在道儿中间,就可以很方便的采摘。我至今记得站在蘑菇棚后头,目光触及一捧捧如花朵绽放的蘑菇,穿过那头掀起的门帘儿,至远处的绿树,那幅画面美极了,我把“它”拍到了脑海中。现在想来似乎有点校办农场的意味儿。采摘下来的蘑菇会被我们用袋子一兜兜装好,分给每一个在校生。

这段记忆比较深刻大多原因是见证了蘑菇宝宝神奇的生命周期,从细细的小身体顶着可爱的“小雨伞”萌出,到变得粗壮多层,简直神奇到爆!

我是个性子急的人,种花种草之类需要投入心血静待花开草展的事儿,我都不擅长。唯独小时候在蘑菇棚中用心呵护静静守候蘑菇宝宝,大抵是我最有耐心的一次体验。

二、零嘴儿

三毛家的白地瓜,简直是人间美味。不知道何种原因,那时候竟然想不到让爸爸也种点,就笃定了那是三毛家特供。于是,秋日后的早上或者午间,就等着三毛带地瓜来,不记得是否有分享其他同学,反正我会相当“任性”的拿来(希望不是抢来),狼吞虎咽般风卷残云。三毛是个善良的男生,几乎每天都会带,不知道是给同学们带的还是自己的零嘴儿,总之只要带都有我的份。即便到今天,这种地瓜仍然是我的最爱,任何地方的地瓜品种都比不过记忆中那个头不大,两头略尖,薄皮白瓤,干绵可口的“三毛”牌地瓜。

定居山东后,每年回老家会带一些。家里人知道我爱,不舍得吃,蒸了都留给我。做妈妈后,女儿也喜欢吃,于是心细的公公便留意了这个品种,也曾多次买苗种植,却未成功,大体是它对青岛水土不服。

写到这里,还想起来跟低年级共享教室的时候,小同桌海龙带来的香蕉,也是物质贫乏的那个年代,无比美味的零嘴儿。

三、大课间

跳格子,跳大绳,丢沙包,抓杏核,跳皮筋,打乒乓球和羽毛球,都是我们的最爱。其中似乎玩的最多的是丢沙包,或许是因为打在身上最疼印象便最深另外不记得哪个同学个人跳绳很厉害,正跳反跳连跳扭麻花样样在行,是不是三毛呀?

四、面袋上的午觉

红红提到我们会睡午觉,有的趴桌子上,有的会从家里带布单子铺在地方,也有“豪放”派用装面粉的袋子。无论用啥做铺,我们都扛得住教室里坑坑洼洼的水泥地面,睡的香甜。

为什么会回忆起童年,或许是因为那份少年纯净无邪的心灵,或许是因为跟小伙伴在一起对快乐超灵的感知。张爱玲说“童年的一天一天,温暖而迟慢,正像老棉鞋里面,粉红绒里子上晒着的阳光。”我们的童年回忆,便是如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