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偶时为什么要看原生家庭


1、

在《写给女生的五个择偶建议中》一文中,李笑来老师建议的第一条就是“看对方父母是不是幸福的一对”

初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很认可后两条意见,“看他是不是进取型人格”、“看他的人品”。

可是对第一条建议,态度只是“啊,确实有些道理,但也不是那么重要吧”。

2、

然而在心理成长团体课上听到了许多故事,又从网上看到更多的奇葩故事,才发现,”看对方父母是不是幸福的一对“放在择偶第一条建议的位置果然再合适不过了。

既然前提是女生择偶,那么挑选男生的目的便是为了最终组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但是,在不幸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不相信存在幸福的婚姻。

如同不相信这世界上有鬼一样。


比如有一个父亲长期家暴的男生,因为父母在外都是一副恩爱夫妻的样子,所以他认为那些看起来很幸福的夫妻,都是装的。


比如有一个父母老吵架的女生,同样不相信有幸福的婚姻。

她很认同老被家暴的初中老师的观点:夫妻两个没有不吵架的。

当有同学举自己父母的例子反驳他,说确实有夫妻是从没吵过架,而且过得很幸福时,她是一脸听神话故事的表情。


相信什么,才会拥有什么。

一个不相信幸福婚姻存在的男人,他的另一半要有足够的耐心、抗打击能力,以及对他满满的爱(估计还要有些圣母情怀),才能在他的种种不回应、冷漠、怀疑中坚强地把他那颗冷硬的小心脏暖热。


3、

另一个让我不寒而栗的原因,来自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中的《中国式家庭》一文:

婚后,因没有感情的滋养,也因为女性更缺乏安全感,导致妻子一方感觉到孤独,于是去抓丈夫,去控制丈夫,而丈夫则觉得,本来就缺感情基础,更不愿被妻子紧紧抓住,那会让他重温幼时被妈妈吞没的噩梦,所以丈夫要选择逃走,逃走的方式可以是工作、爱好或者其他女人。

……

妻子感觉到更加孤独无助,但她越抓,男人跑得越远。等有了孩子后,妻子终于发现,孩子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弥补她内心的空洞,于是,她开始抓孩子。并且,最好是个儿子,那么,儿子「不仅弥补了情感空洞,还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情欲的空洞。结果,她把儿子抓得更紧。

儿子被妈妈抓得很紧……

妻子想抓丈夫,丈夫想逃,这还不够,更要命的是,婆婆也想抓儿子,而对于妈妈,儿子意识上还不能逃离。于是导致一个独特中国现象:儿子必须和妈妈黏得紧一些,不能逃离;儿子和妻子疏远,却成了可以接受的现象,唯独妻子不能接受,但只能独自品味。

直到她又生了一个儿子,新的循环便又开始了。

如同轮回一般的宿命。


例子太多了:

简单一点,妈妈帮儿子追女朋友,送礼物、到办公室聊天什么的;

奇葩的好比下面的例子(来自百度文库)

婆婆爱“裸奔”

王女士最近在闹离婚,理由是婆媳不和。王女士说自己的老公是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他们和婆婆住在一起。为财迷油盐争执也就算了,毕竟是小事儿。可她实在受不了她老公和她婆婆相处的怪异模式。她说婆婆和老公洗完澡出来重来不穿衣服,婆婆还经常帮老公洗澡。晚上的时候婆婆总是会说就自己在外面很害怕,她经常光着身子钻进两人的被子里看电视,每天都看到很晚……

遇到这样的极品,我就默默的退散了。

这样的母子两个,吾等凡人是拆散不了的。

最后:

一言以蔽之,男生的父母关系不好,很可能会带来两个问题:

1、和男生不容易有情感沟通。

2、婆媳关系隐患大。

(⊙﹏⊙)b

再加上经济问题和性格不合,就能集齐常见问题,召唤出离婚大招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