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初是为什么,选择了新闻
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段执拗地近乎刻骨铭心的深爱,也许,是对一个人的恋恋不舍,也许,是对一本书的难以忘怀。
又是一个清明雨下的日子,再次翻开熟悉的书页,每一段故事似乎都历历在目,每一种诉说似乎都刻骨铭心。也许,游离于鳞次栉比的繁华中,我们 已经忘却了油墨扑鼻的香气,也许,沉醉在现实安稳的生活里,我们已经忽略了在这个城市的角落里,还躲躲藏藏着那么多的人,他们,还在蒙昧和贫穷中挣扎,等待着我们哪怕不起眼的关怀。捧起《看见》,我从柴静的眼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看到了那些行走在社会边缘的人。正如柴静本人所述,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每次翻开书页,都感觉内心被一股强烈的热流冲击着,震撼着。没有标志性的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但是正是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的小人物,每每都能给我们的心灵猛猛一击,是对自己关于人生目标的拷问,也是对沉睡已久的意识的唤醒。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
多么幸运,初中时就对柴静有了刻骨铭心的喜欢,独特果敢的处事风格,勇敢坚毅的人生态度,采访写作的与众不同,不论是2011年与非典的长久对峙,还是勇揭雾霾之殇的穹顶之下,她总是以独特的视角,讲述着不一样的人文关怀。从第一次翻开看见,我就偏执地决定将来一定要做一个像柴静一样优秀的媒体人,学会用深邃的眼光去关注那些角落里的人。现在,六年过去了,作为一名正为梦想拼搏的学子,作为一名对媒体人有着深切渴望的大一新生,愿我能不忘初心,不假思索地从愚昧中挣脱,做一个对得起自己的媒体人。
现代社会,对记者这个职业似乎已没有了之前那样的尊重,社会各届,圈里圈外,越来越多资深的媒体人开始走出圈子,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很多人对于我当初执拗的选择还怀着太多的不解和无奈,可是,我却认为,填报志愿时大写的新闻是我此生写的最好看的字眼,没有之一。因为我知道,采访之与别人,可能就是一段可有可无的交流,但之与我而言,却是生命中的往来,因为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也就越深。
曾无数次对朋友讲起《看见》中让人心疼却又无能为力的画面,小孩子因为友情,因为无知约定的集体自杀,承受太多家庭暴力的弱势群体在通往监狱之门时发生的撕吼,一个生活在重度雾霾中的小姑娘对青山绿水的渴望,甚至高材生因为与父母沟通不当自闭后的残忍行径。其实,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些故事时,你不会义憤填膺地去指责谁对谁错,甚至,对于那些本该收到法律惩戒的人你也会心存怜惜。一群孩子因为自尊受不了流言斐语而约定自杀,一个妈妈在忍受20多年的家暴后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失手打死了自己的丈夫,一个高材生因为父母过度的期望自闭得近乎变态的杀死无辜的撞伤者。。。。。。
太多太多的故事,太多太多的心疼,如果不是一本《看见》,正处于安逸中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人又怎能知晓小人物的生活,正是从他人的经历中我们学会了拷问自己,学会了另一种成长。正是从书中我知道了保护自己,尊重生命的重要性,知道了一个小小的隔阂也能酿成大祸。正是从这本书中,我学会了成长。因为当你能感受到这些故事中人的情绪时,你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看故事的人,而是戏中人。因为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不是对生活的苟且,而是对他人的尊重。
小时候,听到别人说,读一本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那时候,总是无法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意义。现在,经历了太多世间的磕磕绊绊,阅览了无数的人情冷暖,突然明白了这句话背后深刻的意义。每次捧起《看见》,我都似乎能看到柴静坐在我面前采访的样子,而我对于记者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生活就是生活,一个优秀的媒体人,就是要用近乎冷静的态度去看待世间一切的不公。他没有只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婉惜,但求了解认识,让更多的人理解角落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如若愚昧,则补上教育,如若暴力,则补上法律。虽然全世界都存在着难以根除的家庭暴力,没有任何婚烟制度可以承诺给人幸福,但是补上教育和法律的空缺,让她们学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总比留下死去的男人,失去自由的女人,和老老少少好得多。
愿你我都能从愚昧中睁开眼,看见大千世界中别人看不到的角落人,一起去听听她们的故事。
愿你我都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什么要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