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王维《相思》
红豆产于南方,貌似北方没有?还真没注意过呢,不过看了它的生长环境和条件也就清楚了,它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
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就此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所以,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
老家用红豆打粗粮豆浆,有时还会熬粥,还会做如下的美食——红豆包。
一、材料
适量的红豆,白糖(红糖也可以,刚好没红糖了),面粉,酵面,食用油和食用碱。
二、发酵
家里做馒头、花卷或者包子,用的酵面都是上次使用后专门留下来的,就是为了后面发酵方便。也可以用酵母来发酵,但是味道上会降低不少,一个一晚上,一个两小时,终究是有差距的。
将酵面从冰箱里取出来,冷藏室里保存的酵面,可以放不短的时间呢。撕成不规则的小块的面团放入盆中,再倒入温水浸泡。
大约一个小时后,就可以加入面粉了,一起揉成光滑的面团,不能太软或太硬,硬度比擀面条的面条软一些就好。
盖上盖子,置于一边发酵,大约八个小时的时间,下图就是发酵好的面团,会有一股淡淡的酸味,面团里有不同大小的孔。
三、醒面
取适量的食用碱用温水化开,这个用量真的是凭经验了,多了少了都不行,都会影响口感。
接下来将碱水揉入发好的面团中,要不停的揉面团,使碱水均匀的混合在面团里,如果有某个位置没有揉和好,蒸熟后的位置会有黄色的碱疙瘩,需要撕掉,因为它味道不一般的呦,可不要轻易尝试。
用酵母醒发的面团没有这个顾虑,只要按比例就没有问题,这一点上人工的经验就显得很重要了。
揉好的面团醒发十分钟,表面可抹点儿食用油,这样面团会更有韧性,蒸出来会更香。
四、浸泡红豆
适量的红豆用凉水清洗干净,再用温水浸泡两天以上,期间需要更换一次水,顺便去掉浸泡出来的泡沫。
浸泡好的红豆倒入锅中,倒入白糖,也可以在红豆馅做好后加白糖,小火慢炖四个小时(根据红豆质量来看)左右,可以先加入热水一起煮,也可以后面根据情况加热水防止糊锅。
最后需要隔几分钟搅拌一次,防止糊锅,一直煮到最后的水分不多了为止,也就是几乎没水分了就可以了。
用擀面杖一侧的头把煮好的红豆压碎,这里耗时约二十分钟,越细越好吃,这个阶段加白糖也可以。
把压好的红豆馅取出来,放在盆子里备用,最好是盖上盖子,防止水分持续蒸发。
把锅洗干净,加凉水烧开,这期间就可以包红豆包了。
五、包红豆包
醒好的面团再次揉一揉,取适量的部分揉成手腕粗细的条状,撕成手掌心大小的小面团备用,一个一个的擀成面皮。
左手一张面皮,右手用匙挖适量的红豆馅于面皮上,左手固定,右手捏合面皮,再揉成馒头状,也可以捏一个火山口子,看个人的喜欢啦。
蒸笼内层抹油,把揉好的红豆包依次放入,中间隔开距离,抹油和隔开距离都是为了防止蒸熟后粘连。
水开后放蒸笼开始蒸,等水汽上来后开始计时,蒸20分钟。
蒸熟后关掉电源,再焖三分钟左右,然后将红豆包依次取出,这里蒸了两笼多,所以第一笼就放起来了。
这个如果吃不完,可以在放凉后装入塑料袋里冷冻起来,下次吃的时候解冻蒸熟即可。
卖相虽然不太好,但吃起来还不错的,咬一口,既有面粉的清香,也有红豆的豆香,再配合着炒菜一起,味道真香。
鉴于粗粮不易消化,所以剩余的红豆包就全部冷冻起来,隔几天再吃吧。
附:
红豆也称红小豆、赤小豆、赤豆等,从分类上讲,红豆属于杂豆类,所以红豆的营养价值与其他豆子不完全相同。是一种中药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比如理气、通经、利尿消肿、润肠通便和催乳等。
值得注意的是,红豆虽好但不适用于尿频人群以及肠道功能虚弱人群,以免加重相应的症状,因此这类人群最好少吃或者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