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党”并不是一个褒义的词汇,在当今的网络世界当中,“伸手党”所指其实就是“网络乞丐”。在这里,我并没有丝毫贬低或者看不起乞丐的意思,从爷爷奶奶甚至更长一辈的人口中,我知道在贫穷的社会,确实有一些人真的无法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温饱,这些人并非不想劳动,而是那时的社会现状(自然灾害、管理……)无法给予他们通过劳动获得回报的机会,因此,本文所说的“伸手党”并不是指这类真正值得同情的人群,而是那些明明自己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机会,却学习乞丐的行为,试图通过别人的“施舍”而“不劳而获”的人。
作为新词汇,“伸手党”一词的新概念是从网络开始普及的,在最初,“伸手党”专指那些处于某个工作岗位,自己不想通过学习来完成工作,而寄希望于网络,希望通过发布“求助”信息而有网友帮助自己完成报告、策划……等相关工作的人。与真正无法获得劳动回报的人不同,这些网络上的“伸手党”有工作岗位,有工作任务,自己却想偷懒,想要通过利用网友的“同情心”而使自己获得酬劳——同情心能够利用多久,谁都不是傻子,同情心也不意味着别人就甘愿被你白白利用,所以……
只要有人获利,一个新概念的出现总会有人“效仿”的。本来只是存在于“网络上”的“伸手党”,其行为模式已经开始蔓延的线下,并且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伸手党”的行为,不仅让真正付出劳动、时间等机会成本的人无法获得回报,而且,他们所能“伤害到的”,恰恰是那些信任他们、同情他们、把他们当朋友、当自己人的人。
心理学领域有一个观点:如果单纯考虑心理伤害的话,人们只能够伤害那些在乎自己的人。“伸手党”的表现恰恰验证了这个观点。不在乎“伸手党”的人,会把他们的要求、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都视而不见,而只有在乎他们的人,才会付出自己的“机会成本”来帮助他们。按照正常的逻辑,人本来应当“对对待自己好的人更好一点”,而不是“利用对自己好的人”。
社会的存在,道德标准是一个基础的支撑。那么到底什么是道德标准呢?个人认为,道德标准的第一准则应当是:保护有道德的人。或许有些人认为惩罚没有道德的人是一种有效提高社会文明素质的手段,但是这种手段是无法强求的,而保护有道德的人则不同,至少,作为有道德的人,我们应当自己学会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时间、保护自己的精力,保护自己的财富!
在《吕氏春秋·察微》中曾言: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救人为什么一定要接受答谢的礼物呢?并不是救人的人贪财,而是要让社会上的人知道“做好事是对的”,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拥有一颗“道德之心”。同理,如果我们总是帮助“伸手党”,就会让“伸手党”们觉得他们做的是“对的”,就会让更多的人觉得“帮助伸手党”是对的,而这样下去,只有可能造成“伸手党”越来越多,而帮助他们的人付出的越来越多,从而放弃帮助让社会真的“陷入冷漠”的境地。
我不喜欢帮助“伸手党”,并不是我没有“同情心”,而是我认为“人必须懂得自救,他人伸出的援手才有着力点”。实际上“法理想通”,能够作用于人的道理,大都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市场领域,比如那些想要融资的企业——如果你融资的目的在于“赚钱”,也就是说可以让自身和投资者都得到相应的回报,那么融资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加很多;相反,如果你融资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对方的钱,而丝毫不知道如何“自救”,那么你只是在扮演着“伸手党”的角色,资本青睐你的可能性也就降低到无穷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