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有感

昨天抽空再听普利辉老师的领读,感慨万千。他讲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也曾迷茫,也曾困惑。直到遇见遇见张文质团队,再加上自我成长的内驱力,主动承担读写分享,承担即成长,多读书,从书中了解教育常识并懂得一些教育规律,慢慢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阳关大道。

在这个假期,最有价值的事就是加入了读写训练营。我之前一直觉得,我自己本来就是教阅读和写作的老师,只需要多读书,持续写作即可,怎么需要加入一个读写训练营呢?

在普利辉老师的分享中,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存在的囧态:很多老师是不读、不写、不合作。一群不读书的老师教一群学生拼命读书,一群不写作的老师教一群学生拼命写作。

就这样三言两语,让我觉得必须要读起来、写起来,坚持每天阅读,写作打卡。不做思考的封闭者,不做愚昧者。我不知道自己可以走多远,走得多深。

这个假期,在书中,跟李镇西和一群优秀的教师对话;也看到窦桂梅校长的成长之路和她对教育的看法;知道了张云鹰老师一路开拓进取、一路不易的拼搏史和获得的很多创新成果;读到欧阳国盛对班主任工作的爱恋,站好岗,做好本职工作,具备人文关怀,就是当下需要做的;也深入阅读张文质老师的好几本书,知道张文质老师对学校工作观察细致入微,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为学生发声。

这样安静的读书写作生活,我不知道能走多远。目前手机屏幕使用时间在每日递减,在使用手机之前,我都在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看,在读书与手机之前你选择看哪个?很现实,现在很多时候,打扰自己看书的就是缤纷多彩又纷繁复杂的网络生活。到了开学,打扰看书和写作,还有一句句喊“老师”的小报告,还有应付不完的大会、小会、家长会。

但是时间还是能挤出来的,不是吗?看书与写作,不是工作的绊脚石,而是垫脚石,助我在繁重的工作中保持清晰的头脑,进行清晰的判断。坚持走下来,好好爱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