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为建雄的《调顺一段路》写点什么,半年前读这篇散文,心就为之所动,众多的感慨,涩沉沉的纠缠不去,而每每提笔,又觉得其实生活本就这般落寞,品头论足,反倒显出浅漏和多余。
建雄几年前远乡南去,其间有过信往,免不了谈到写点什么?他一味的说远在他乡,身心尚没有个着落,惶惶的绝无动笔的心思;其外就是托寄一份家乡的报纸,忙闲中翻翻,不至于身栖异乡,落得如此这般的形影相吊。
他的南去,一是为着生活有个新的开始,二呢,大概就是为着钱了。期间往返故里,钱是花的慷慨了,但脸上依旧几分倦闷,心神依样的惶惑。
读《调顺一段路》,清丽的文字,正衬着凄凄冽冽的乡愁。他乡纵有”壮丽的日出”,有”落满艳丽花瓣的小路”,有”更多风情的大海”,甚至有”一门心思”所赚的钱,而作者所寻乞的一方净土,哪怕付出了离乡背井的代价,依然隐约,在水一方。
散文笔触宁静而精细,生切切的体味那段落花的小路,踽步独行,反刍往事般的浪漫与创痕,把浓浓的乡愁置放于缤纷的落英;那驱不散的惆怅,那份忘不掉说不清道不白的期渴与盼待,比之路旁热烈而鲜丽的花朵,更“令人心为之颤动”。
和建雄以往的文字相比,《调顺一段路》多了一份生活的涩重,表达上也臻于完美。或许,几年来,虽困于异乡的奔波忙碌,却未曾有忘于文学,只是默默的,用自己的敏慧去细味生活的得失喜悲,心灵放浪得久了,那些曾经令人疾愤的无归与苦闷,反倒恬淡无惊了。正是这种超越了得失福祸的安谧,着笔这才显得这般清璞,津津的润人心目。
199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