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慧慧:
现在是晚上十点整,我正听着一张吉他演奏专辑,一边与你聊天,也回看一下昨天的笔记。本来是打算再次手写给你,想想书法不如你的好看,手上这支钢笔墨色也有点淡,于是作罢。我很喜欢这张专辑,演奏的人叫做村治佳织。她是我自己发掘的一位演奏家,当时国内鲜有人知,我也并不了解她的名气。而现在云音乐已经有了关于她的好几张专辑,还有完备的介绍。你问的这个问题让我想到许许多多的往事,那些因为好奇而闪亮过的日子。
和同龄人不太一样,青少年的我并没有听过所谓校园回忆的五月天等人的音乐,反而是听了许多欧美经典和日本经典的流行乐,再往后吃的又多又杂,可以说身边没有人能交流和分享了。看书大抵上也差不多,又多又杂,可谓是不求甚解的典型。近些年来,看书比以前精致许多,一是成长需求,二就是我提过的读书笔记了,多赖这两样内外协助。
你问我怎么样找到那么多好书的,跟我过往的经历不无相关,但凡遇见感兴趣的话题,我一定要挖到深处。儿时为了喜欢的动画片,为了理解片头曲的含义,我是要开始自学日语的。年纪大了兴趣越来愈多,行动有太多分支,反而没有当时的专注劲儿。你的问题也再次煽动了我少年以来就有的热情,令我有点点反思的意味了。不变的是,我几乎不太受到大流的影响,今年有幸近距离围观知识经济的崛起,但受之影响也非常有限,尤其是他人之书单,我几乎都不看,一是对我未必适用,二是有部分竟然是为了列单而编撰出来的,这部分扫一扫就觉得可信度非常低,多是人云亦云之物。
主流并不是大流,尤其大流其实并不理解主流。对于意识形态、科技发展水平,或者人文学科和艺术的主流成就也好,大众了解都非常有限。大众书目多是对真正的知识重新包装演绎而已,为了降低阅读成本废话甚多。阅读是件私密的事情没错,但是人类的主流其实多半是很不错的。这点我对国内的信息化程度和总体水平尚不是很满意,尤其早些年的畅销书目和歌曲常常令人尴尬。所以自从听音乐起,就经常会留意双语的资料了。涉及到音乐、艺术、社会科学和独立思考的内容,国内值得深入了解的实在不多,以至于有一天我难过至极,几乎拍着桌子说再也不要再这些国内的书籍上浪费时间。
如果在一个确定的课题下,我会参考国内的朋友们的某本具体的书的推荐,其可信度大约是亚马逊大于专业论坛大于豆瓣大于知乎大于简书、公众号或者是贴吧什么的。如果在一个宽泛的前提下阅读,建议就从名著看起,名著基本上都非常好看,如果单看觉得困难,可以伴着解读资料或者与朋友结伴阅读。
此外,我会特别留意人物传记或者采访中一些人提到的书籍或者对他们有重大启发的人,倒不是我笃信成功人士的选择,而是我想公共发言需要很多勇气,这些书或者人,至少是能承载的了这份勇气的。
除此以外的,买书的过程我也很挑剔。很多人认为买书似乎不需要谨慎,但是家里不喜欢或者感觉不值得的书越来越多会影响你对这件事的信心和看法,就算退掉和送人也还是有一些挫败。所以我通常会买之前做调查,粗略研究目录和作者的背景,有趣的是,很多书光看这两样就够了。其次,我会把书放在购物车里比较久,通常这个平均时间都会达到一个月,每次看的时候都会感觉到这些书是不是真的想看的,只有一直想看的那类才会购入。这样买过来的书几乎没有不喜欢和不值得的。虽然很花时间,但是碎片时间就够了。只要有空就可以开始买啦 !
近一年我买了五个书架,现在基本都已经被我填的满满的了,都是近年我感兴趣的一些话题,比如禅、茶、料理、咖啡、心理学、运动等等,可称得上是我的理想书架,上面的每一本都是自己精心挑选的,我经常从中找到答案。
说到答案,我买书的确是因为有时先提出一个问题,就这个问题深度的进行研究和了解,会比泛读更有收获,这是我学生时期写论文留下的习惯。广度不是一开始需要追求的,因为必将走向广度。常常,在一个学科中找不到的答案,换一个学科的思维和知识又会有新的突破。
今天暂时就写到这里吧!祝你阅读愉快!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