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理旧物时,翻出来一张我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合格证书”,是国家教委颁发的,考试的时间是1997年10月,就是说,是一件二十多年以前的东西了。
我不知道这个证书现在还有用没用,也忘了这个一级证书是不是比二级证书要高级。看证书的背面,还写着可向发证机关查询,还可以供用人部门参考。查什么询,或者参什么考,现在这张证书只是文物和故事而已。现在随便一个孩子可能都比我的水平高,所谓的计算机,在当年是个稀罕物件,是个特殊技能,而现在,好像会使用计算机就如同使用筷子一样,是个基本技能而已。
那个年月,家用或者办公用计算机,被比着大型计算机而叫做“微机”,使用计算机更是被小心翼翼地叫做“上机”,不管哪个学科,学生没有计算机的相关证书不能毕业,成人没有不参加计算机考试不能评职称。很多工作单位要专门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专门的培训。会使用就计算机的人被叫做“微机人员”,种种往事,想来真是可发一笑,而且笑中带泪。
就说“上机”,开始的时候计算机不是摆在办公室或者办公桌上的,就算是“微机”也都是在“机房”里,机房铺着较厚的地毯,人进去,先要穿上鞋套,小心而谨慎,我记得大家打开计算机时的惊奇和紧张的样子,当然机房的工作人员还要强调损坏机器要“照价赔偿”,就更显得计算机的高贵和神秘了。
那时候学习计算机的各种简单程序,还学习“编程”,我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兴趣,学不会。还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比如打字。那时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也都在业余时间去学习什么“五笔字型”之类的打字方法,很多人认为学习打字就是“学计算机”。学五笔打字还要背复杂的字根,想想有趣,恍惚如梦。现在各种先进的电脑很多,品牌多,配置和功能也多,记得那时就“286”和“386”之类的,这个代号指的是什么,到现在我也说不清楚。
那时我还没有属于自己的“计算机”,我记得我还用电脑的纸质键盘模型练习过,那是我主动学习的岁月,后来直到前几年还在评职称的时候又学习过计算机,被动的学习让人心怀怒气,苦不堪言。
还记得九十年代的作家“换笔”,那时我才二十出头儿,我也是用方格纸写作的,把手指写的疼痛和肮脏,每天手几乎都是洗不干净,手指上全是蓝色或者黑色的墨水。我看了很多著名作家改为使用计算机写作的过程,对他们充满崇拜,我那么年轻,尚且常常把写好的文字丢掉了,那些老作家是怎么做到的。
二十年前我开始进入律师行业,有一个现在著名的涉外律师,当年唤作小徐,和我是同年且是同事。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一次活动上,看到一位优雅的张律师在前面打开包,拿出她的笔记本电脑,一边开会一边熟练记录,我们崇拜而且羡慕,小徐口气淡淡的对我说,看来,咱们在买车前,应该先买个笔记本电脑!
那时候,买辆车,买个笔记本电脑,曾经是少年的理想。想起这些,我特意“上机”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