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法家,邓石如第一。其人品性高,耿介如顽石;其书气格高,遒丽自天成。古今众名家,独服邓完白。
首先钦其人。完白二德,等闲难得。一德不卑不亢。一般人不亢容易做到,不卑却难。邓石如成名后,结交了很多富贵公卿,如曹文埴,毕沅,皆朝廷要员,封疆大吏。但邓石如与其交往既无攀附之意,也无逢迎之色,更无阿谀之辞。曹文埴邀其入都给乾隆祝寿,他却拒绝与之同行,芒鞋草帽骑驴去,可见其节。在毕沅幕府三年,自觉与谀侫者旨趣不合而坚辞,毕沅赠以铁砚,并称其"清凉散"。二德淡泊自守。大多数人的贫穷状态不是淡泊,而是无力经营,难以满足生计,被迫如此,真正的淡泊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甘愿,源于内心另有所志。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非志财货。邓石如就是这样。他一生布衣,不求闻达,自放山水,自得双鹤,直至老死,与书相伴。完白一生,直如其字,如石耿介,如石顽坚。
其次服其书。邓善四体,篆隶第一,列为神品,无人过之。其书神韵,妙在二处。一处志在开新,汲古运化。学碑不自邓氏开始,却从邓氏成熟,邓石如的出现,开启了笔墨碑体的时代。碑体从刻石到宣纸的转移并成熟标志着书法碑学时代的到来,从此朴拙的碑体字也有了人的情感,气的生动,韵的深沉。其二,他融会贯篆隶,以篆写隶,以隶写篆,打破了单纯以中锋写篆的惯例,参以侧锋,写出了方圆兼备,动静和谐的篆隶神品。邓石如以书学实践打破了"帖学"颓靡单调的时俗,扬起高古质朴的阳刚书风,其后阮元,包世臣,康有为以理论力倡碑学,碑学才风靡天下。如果没有邓石如实践上的开新,理论的高扬会大为逊色。二处刻苦自励,转益多师。邓石如一生执着书道,遍学古帖,遍交师友,遍游山川,转益多师,不拘形式。在江宁梅家习书八年,早晚不息;交往秦潮、梁巘、梅氏兄弟,罗聘、袁枚、程瑶田、金榜、张惠言、王文治、姚鼐、李兆洛、曹文埴,毕沅,包世臣等一大批文人学者书法家,师友切磋,转益多师。邓石如不同于一般文人书法家之处,在于他一生的浪迹游历,"书数日必游,游倦必书",习书游历,两不偏废,习万种帖,行万里路,几乎是邓石如一生的生活方式。
刘熙载《艺概》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这话虽不一定毫无疑意,但对于邓石如,这话说的简直是对号入座,实得其评。邓石如,字如其人,名如其人,顽伯一生,人书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