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工作之乐
一个人能在工作与人际交往中找到心流,就已踏上改善生活品质的正途了。
一个人若能把握和创造环境中的契机,他的体验品质很明显就超出那些甘愿容忍“荒芜”的现实、自觉没有能力超越现实的人,拥有的乐趣更多。
通过工作提升生活品质,需要两项辅助策略。
一方面要重新设计工作,使它尽可能接近心流活动——诸如打猎、家庭式纺织、外科手术等。
另一方面,还得培养像庖丁那样自得其乐的性格,加强技巧,选择可行的目标。
一个人每周中处于心流状态的时间越长,反映的整体体验品质就越高。
经常感受心流的人较易感觉坚强、活跃、有创造力、专注、进取。
但出乎意料的是,心流大多出现在工作的时候,绝少在休闲时发生。
美国工人最常提及的对工作不满的三个主要理由:
首先,缺乏变化与挑战
其次,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冲突上。
第三,使人心力交瘁的因素是压力太大,太紧张。
如何缓解压力?
紧张与压力不消说是工作最主观的一面,也最容易用意识控制。
压力完全是一种亲身体验,由最极端的客观状况直接引起。
相同分量的压力可能使一个人喘不过气,却对另一个人构成期待已久的挑战。
真正能解决工作压力的方法是把它当做改善体验品质的策略。
说的总是比做的容易,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精神能量集中投注在塑造个人目标上,无视一切转移注意力的诱惑。
如何有效使用闲暇时间?
正如前面谈过的,虽然一般人都很期待下班回家的一刻,准备好好享用辛苦挣来的闲暇,可是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利用这段时间。
更讽刺的是,工作的乐趣比闲暇更多,因为工作有类似心流活动的内在目标、回馈、游戏规则与挑战,能使人投入,全神贯注,浑然忘我;然而闲暇却没有结构可言,必须花更多精力才能把它塑造成产生乐趣的形式。
需要技巧的嗜好、设定目标与范畴的习惯、个人的兴趣以及内心的自我纪律,都有助于使闲暇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一个再创造的机会。
但大致而言,一般人在闲暇时错失享受乐趣机会的情况,比工作时更严重。
未来属于善用闲暇的人
不断兴起的休闲事业,以用富于乐趣的体验填满空间、时间为宗旨。-----
除非一个人能自行控制工作与闲暇,否则注定会感到失望。大多数的工作与休闲活动——尤其是消极接受大众传媒的方式,都不是为使人变得快乐、更强有力而设计的,它们只是某些人赚钱的工具。
一方面,如果我们听任他们得逞,它们就会吸干我们的生命精髓,只剩下一副空壳。
另一方面,工作与闲暇正如同人生,可以应我们的需求发挥作用。
学会从工作中发掘乐趣,不浪费闲暇的人,会觉得人生越发有价值。
布莱特比尔写道:“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那些懂得善用闲暇的人。”
第八章 人际之乐
心流研究一再证实,生活的品质主要由两大因素决定:我们如何体验工作以及我们与他人的互动关系。
一个人若不能忍受孤独,甚至从中发现乐趣,就很难完成需要全神贯注的任务。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在没有外援时,仍能控制自己的意识。
人生而合群。支持性的社会人脉也能减轻压力:当一个人可以依赖别人情绪上的支持时,就不太容易被疾病或其他不幸的事件击倒。
人类天生就需要同类做伴,已是毫无疑问。
一个人之所以重要,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能帮助我们实现目标;只有在我们因一个人本身的优点而重视他时,他才能成为最丰富的幸福泉源。
任何人际交往的情况都可以借着重新制定规则而改变。
独处的体验为何如此受到否定?
最根本的答案是:内在维持心灵的秩序十分困难。
我们往往需要外在的目标、外来的刺激、外来的回馈,帮助我们控制注意力的方向。如果缺乏外来的力量,注意力就开始游荡,思路也变得混乱——也就是第二章谈到的“精神熵”的状态。
换言之,无所事事的时候,心灵就无法遏制消极念头的来袭。
有关感情、健康、投资、家人及工作的烦恼,总在注意力周遭徘徊,一有机会就乘虚而入。心灵一准备要放松,虎视眈眈的难题就“咻”的一声扑上前来。
正因为如此,电视成了许多人的恩宠。屏幕使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容易处理的小范围之内,心灵跟电视互动,暂时可以不受个人的烦恼打扰。
屏幕上掠过的资讯,会把不愉快的念头逐走。但用这种方式逃避沮丧,实在是一种浪费,因为徒然投下许多注意力,却得不到什么收获。
性也常是外在秩序控制思想的手段,一种逃避孤单的消磨时间的方法。
学习运用独处的时间在童年时期就很重要。
未曾学习过控制意识的青少年,很可能会长成不学无术的成年人,他们缺乏在资讯充斥的竞争环境里求生所必需的复杂技巧。
更糟糕的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享受生活的乐趣;他们更没有养成寻求挑战、激发成长潜能的习惯。
这些恶人的内在纪律并不坚固,一年年松懈下去,精神熵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事业不尽如人意,健康江河日下,人生的浮沉累积成一大堆消极的资讯,对心灵的平静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
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如果一个人不能在独处是控制注意力,就不可避免地要求助于比较简单的外在手段:诸如药物、娱乐、刺激等任何能麻痹心灵或转移注意力的东西。
这是一种退化的反应,并不能带你前进。
不要把新挑战看成需要压抑或逃避的东西,而是一个学习和改善技巧的机会。
如果一个人能随心所欲地进入心流,不受外在条件限制,就已掌握了改变生活品质的钥匙。
一个人若能从独处中找到乐趣,必须有一套自己的心灵程序,不需要靠文明生活的支持——亦即不需要借助他人、工作、电视、剧场规划他的注意力,就能达到心流状态。
P291桃乐西为自己安排的时间表,使她的意识一直集中于她能处理的工作上——于是,生活就成为一股涓涓不断的心流。
“我们爱的人最有能力伤害我们。”
所谓独特化,就是鼓励家庭中每个人发展自己的特质,发挥最高的技巧,并建立个人的目标。
整合则正好相反,它确保一个人身上发生的变化也能影响到其他人。
家庭活动正如其他心流活动一样,也要提供清楚的回馈。在此指的是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就这么简单。
使情感重回心流唯一的方法就是从中找到新挑战。
这可能只需要改变一下吃、睡、购物的习惯,但也可能需要谈谈心的话题,结交新的朋友。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多注意伴侣本身的复杂性,从更深的层次了解对方,对岁月造成的无情改变表示同情与宽容,并给予支持。
如果父母喜欢玩乐器、烹饪、阅读、园艺、木工或修汽车引擎,他们的子女就有可能从类似的活动中发现挑战,投入足够的注意力,开始从一些有助于他们成长的事情上找到乐趣。
如果父母多谈谈他们的理想与梦想——即使没能实现——也可能会激励孩子的野心,突破目前的自满状态。
再不然,拿工作或时事当话题,把孩子当作小大人或朋友看待,也能把他们训练成有思考能力的成年人。
但如果父亲一有空就捧着酒杯,坐在电视机前不动,孩子当然就会推论,成年人都是一些不知乐趣为何物的无聊家伙,他们会转向平庸寻求乐趣。
无条件的接纳对儿童尤其重要,如果父母威胁孩子,不能实现要求就收回对他的爱,孩子游戏的天性就会逐渐被长期焦虑所取代。
但如果孩子知道父母无条件地为他的幸福风险,他就能无所畏惧地去探索这个世界;否则他就只好抽出一部分精神能量来保护自己,这样他能自由运用的精神能量就少了。
早起精神上的安全感,很可能是养成儿童自得其乐性格的一大要素,少了它,就很难长时间放松自我,真正体会心流。
家庭跟“合资企业”一样,必须不断投注精神能量,才能保障它的生存。
家庭提供以情绪为主的保护,友谊却是神秘的冒险。
第九章 挫折中如何自得其乐?
主观体验不只是人生的一个面,它就是人生。
物质条件只是次要的,它们只能通过体验,对我们产生间接的影响;心流却直接裨益生活品质,甚至享乐也有同样的效果。
健康、金钱,还有其他物质上的优势不一定能改善生活;一个人除非先会学控制精神能量,否则这些优势都会发挥不了作用。
一个懂得在生活中找到心流的人,即使在全然绝望的情形下,也仍然能找到得到乐趣。
悲剧事件(如意外导致的残疾等)的正面意义在于,它带给受害者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并减少了冲突性或不必要的选择。
学会面对残疾挑战的病人觉得,人生方向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重新学习生活就是一种骄傲和乐趣。他们把意外事故从精神熵的来源,转变为内在秩序的开端。
英国哲人约翰逊说:“让一个人得知他两个星期后会被处决,对于他集中精神有莫大的帮助。”
一个人应对压力的态度,就称为他的适应能力或适应方式。
化危机为转机
为什么有些人的力量被压力削弱,有些人却变得更坚强?
答案很简单,懂得如何把无助的状况转变为新的心流活动,并加以控制的人,会为自己找到乐趣,在考验中锻炼得更坚强。
第一,不自觉的自我肯定。
第二,注意力集中于外界。
第三,找寻新出路。
如何找出变通的策略?
答案很简单:只要怀着不以自我为出发点的信心,对环境保持开放的态度,充分投入,出路自然就会铺展在你眼前。
培养自得其乐的性格
一个健康、富有、强壮、有权利的人,在控制自己的意识上,并不见得比一个疾病缠身、贫穷、衰弱、受尽迫害的人更有胜算。
一个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的人,和一个被生活压垮的人之间的差别,无非是外在因素的综合和个人对这些因素的阐释,也就是由他把挑战视为威胁或行动的契机所造成的。
“自得其乐的自我”倾向于把潜在的威胁解释成充满乐趣的挑战,因此得以维持内在的和谐。
一个永不觉得厌倦、很少感到焦虑、投入周遭事物,并经常处于心流状态的人,可以说是具备了“自得其乐的自我”。
大多数人的目标都受生理需要或社会传统的制约,亦即来自外界。
自得其乐的人,主要目标都从意识评估过的体验中涌现,并以自我为依据。
自得其乐的自我会把可能发展成精神熵的体验转变成心流。
培养这样一个自我的规则很简单,直接源于心流模式,可以简缩地归纳成一下几点:
心流模式=确立目标+全神贯注+避免过于自我+从当前体验中寻求乐趣
确立目标:
要体验心流,先得有一个清楚的奋斗目标。一个具备“自得其乐的自我”的人会干净利落、镇定自若地做抉择——从择偶、就业等终身大事,乃至周末如何消磨、待在牙医候诊室时做些什么等小事。
在培养技巧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行动造成的结果,也就是留意所有的回馈。
一个人有没有“自得其乐的自我”,最根本的不同在于,自得其乐的人知道目标完全由自己选择,并不是什么随机效应,也不是外来力量所造成的。
自得其乐的人待人处事既能做到前后一致,又能保持相当的弹性。
全神贯注
集中注意的能力越强,投入就越容易。注意力失序、精神容易涣散的人,总觉得被排除在心流之外。
避免过于自我
“自得其乐的自我”能维系投入的状态。最常见的一个分心因素——自我表现过强,在这种人身上并不构成问题。
他们并不担心自己的表现好不好,别人怎么看他,只是全新投注在自己的目标上。
一个人把注意力投注在互动关系上,不为自我烦恼,得到的结果乍看可以说是矛盾的:他不再自觉是独立的个体,但自我却变得更强大。
自得其乐的个人借着把精神能量投入所属的体系,得以超越个人的极限。
个人与体系结合,自我的复杂性才能更上一层楼,就由于这个缘故,曾拥有爱而失落胜于从未爱过。
从当前体验中寻求乐趣
拥有“自得其乐的自我”,能够学会确立目标、培养技巧、接收反馈,并懂得如何投入和参与,即使客观情况极为不利,也仍然能找到生活的乐趣。能控制心灵就能使周遭发生的事情成为乐趣的来源。
要达到这样的控制需要决心和纪律。
本书从一开始就强调,把随机事件转变成心流,需要培养技巧,扩充自己的能力,不断追求成长。
心流会鞭策一个人发挥创意,表现杰出。
从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创造和谐,是心流理论赋予追求最优体验者的最后一项任务。通过它,整个人生串联成具有一贯目标的大心流活动。
第十章 追寻生命的意义
化整个生命为统一的心流体验。如果一个人决心实现一个困难的目标,所有其他目标都是为这个大目标而存在,他就会投入所有精神能量,培养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技巧,那么所有的行动与感受就会形成蔚为和谐的整体,人生各个不同的部分也会契合无间。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每种活动都具备意义。
以个人的观点来看,最终目标只要能为一生的精神能量建立秩序,它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
只要方向明确,行动规则清楚,并能提供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任何目标都能使人的一生充满意义。
重获内心和谐
目标与决心塑造人生,能创造内心的和谐感,意识中也会洋溢着流动不息的秩序。
我们不需行万里路就能知道,心流本身是生活的一部分。小孩子在自我意识介入之前,做任何事情都是发乎自然、全心全意的。
当他们必须在人为设限下辛苦学习时,才会知道厌倦是怎么回事。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也是如此,年龄渐长,接触到的互相矛盾的目标越多,不能协调的行动机会也会越多。
为什么有些人能建立一致的目标,终身受用不尽,而有些人却一辈子过着空洞、无意义的生活呢?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一个人能否在乍看一片混沌的体验中,找到和谐的主题,乃是由很多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决定的。
一般人倾向于认为:在天生残疾、贫穷、受压迫之下,人生就不会有什么意义,但即使如此也有例外。
葛兰西自幼体弱多病,据说他母亲每晚都为他穿上最好的衣服,让他谁在一具棺材里,因为她认为,一早起来他可能已经死了。
葛兰西无视种种障碍,不但活了下来,还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然而复杂性除了独特化,还要整合。未来一代的任务就是开发心灵的这个层面。
认清人类意志的极限,接受与宇宙合作,而非统治宇宙的角色,我们就会像终于回到家的流浪者,觉得无比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