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大三时看过的一本小说,故事情节特别的感人,如果公开陪审一定会判处达尼尔死刑,但是我可以因为爱你而去战胜这人世间的冷漠,这是我对达西与露西之间真挚感情的解读,作者狄更斯也想通过批判社会的邪恶,来展现人情的温度。
小说的开头是由马内特医生还活在世上引出来的,讲述了马内特医生被关押在巴士底监狱长达19年的时间,从医生到沦为鞋匠,从意犹未发到脸上写满岁月的痕迹,可以看出法国贵族对马内特大夫的迫害。马内特大夫的遭遇是时势造成的,也是无恶不作的贵族们造成的,他是那个时代被迫害者的代表,还有千千万万像他一样的人的平凡个体受到了腐朽贵族阶层的剥削与压迫。
他的女儿露西小姐,将马内特大夫从那个关押阴暗小隔间接回伦敦,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从新做回了医生的职业,也因其医术精湛,不乏有求学和求教者,生活简单而又温馨。在法国巴黎回伦敦的途中露西小姐遇到了一生的挚爱查尔斯.达尔尼先生,在乘船途中的交流彼此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但这位达尔尼先生因其不满法国贵族的所作所为,不愿像他们一样压迫苦难的百姓,决定出走法国去英国伦敦自谋生计养活自己。因其想要摆脱家族掌控的心,遭到其舅舅的阻拦,想让他知难而退,让他知道没有家族的庇佑生活是多么艰难。其舅舅爱弗里蒙侯爵非常的心狠手辣,暗中安排人,在其下船后,以叛国罪将达尔尼逮捕下狱。在律师的周旋下,达尔尼先生最终被无罪释放。也是因为这场官司,律师西德尼.卡顿先生深深被露西的美貌和谈吐举止所吸引,让他忧郁成天酗酒的他瞬间活了过来,对未来重新燃起希望。后来露西与达尔尼先生结婚了,卡尔顿并没有死缠烂打,而是选择默默的守护,将真挚爱深藏在心底,并许诺如果有一天,他可以为了露西和她所爱之人付出生命。
在1789年法国法国大革命爆发,处于水生火热中的贫苦人民也加入到了这场来势汹汹的暴力革命中来了,革命的势头非常猛烈,贵族纷纷被送上了断头台,这或许是他们罪有应得,但是旧政权被推翻,那些曾经深受迫害的人们掌握处决权,内心充满怨恨,势必会造成场面失控,仇恨支配理性,不分好坏地将贵族们处死,其实怨恨也始终未在这座城市的上空散去,反而更显压抑。其间无所谓好坏,作者狄更斯的内心是矛盾的,当时社会人们的心理也是无比矛盾的。
德法日夫妇生活在法国巴黎的一个贫民小角,开着一家小酒馆,实际是革命的据点。德法日夫人是一位革命的狂热分子,煽动人门发动革命。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德法日夫人带着对爱弗里蒙家的仇恨,觉得杀掉其家族的后人,让其仆人加贝尔写信让达尼尔回国。但期间就有法令发重回法国的贵族必须处死,达尔尼也就这样再次下狱。马内特大夫为了女儿的终生幸福,不惜举家奔赴法国为女婿出庭作证,马内特大夫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赢得了陪审团的投票。但是德法日夫人不甘心让达尼尔就此宣布无罪,拿出了马内特大夫当年在巴士底监狱写下的血书,煽动民心,就此达尼尔先生被宣判判处死刑。面对宣判毫无法律可言,都是民心愤恨,此时的马内特大夫心若焦灼。面对丈夫即将被处死,露西小姐跟仆人带着他跟达尔尼先生的女儿去到破烂的小酒馆祈求德法日夫人能够高抬贵手,放下仇恨,不要将达尔尼先生送上断头台,但是德法日夫人非常的激愤,仇恨的种子已经深种在她的脑海中,她无法原谅曾经所有,她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曾经的贵族,不管他们好坏,她都恨他们入骨,以为这样就能抵消曾经所遭受的所有苦难。当露西在酒馆跟德法日夫人求情的时候,里面的有个老太太,脖子上挂着似断头台模型的东西,注意到露西可爱的女儿,就把这个模型送给这个小女孩。孩童的天真无邪,心灵干净得像一张白纸一样,对这个世界是无知无畏的,殊不知世界在她什么也没做的时候已经对她起了杀戮。对于如此干净的孩童来说,她没有伤害任何人,但是毫无理性可言的恶意向她袭来,她也是没有任何反抗的力量,只能任其宰割。从侧面也可以看出来,法国大革命后受苦受难的人民掌握权力后反而变得更加的激进,跟伦敦这座城市相比,更加凸显巴黎这座城市的喧嚣和躁动。
在面对仇恨与爱,我们都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可能我们受尽屈辱和折磨,虽然可以必将其从记忆中抹掉,可能也无法抹掉,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释怀,选择包容,选择感化,我们没有必要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在见到露西那一刻起,卡顿深深的爱上了露西,但露西与达尔尼两情相悦,这时候卡顿没有心有不甘,他也没有伺机报复或者怀恨达尔尼,他只是在心里默默的喜欢,并祝福他们。在面对生命与所爱之人的幸福时,他选择为所爱之人以及她爱的那个人牺牲所有,他是实干家和行动派,对死亡没有畏惧,因为他知道他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换来所爱之人一生的幸福。在小说中,露西小姐虽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但是她得到了来自父亲,丈夫,仆人,朋友所有的爱,她最终是幸福的。卡顿也是幸福的,因为他终于为露西做了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也最终找到自己一直追求的东西,不用每天萎靡不振的活着。
小说以卡顿为爱赴死结尾,足矣说明这部小说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因为狄更斯先生骨子里也是一个浪漫主义作家。这本小说既浪漫也传奇,同时也深刻揭露了统治阶层的黑暗与腐朽,对人们的遭遇表现出细腻的同情之心。狄更斯先生也是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不可否认地是时代成就了他以及他的伟大作品,时代的动乱和制度的腐朽,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小说是文学的一种呈现形式,它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卡顿是我们在现实中希望遇到的良人,也展露出了当时社会人们应当美好的精神追求,以美映丑,形成鲜明的对比。卡顿的善良,马内特大夫的宽容与德法日夫人无法抑制的报复之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对比不是为了说明谁对谁错,而是告诉我们爱是可以化解仇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