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你,我与它

以色列哲学家,《我与你》书本中,马丁.布伯认为,真正决定一个人存在的东西,不是我“思”,而是和事和物和人发生关系的方式。

关系无非2种,一种是“我与它”,一种是“我与你”。怎么分别呢?当我把你看作是实现我的目标的工具和对象的时候,关系就是“我与它”;当我放下了我的预期和目标,而与你相遇,这时的关系就是“我与你”。

我们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刚开始是对象和实现目标的工具?那我们怎么去成为“我和你”的关系,就是爱,真正为客户思考。

昨天和允儿聊天,允儿属于吸贵人体质的类型,我就在想为什么呀?我说允儿你觉得怎样才能吸引贵人来到你身边,她说想要吸引贵人,先成为别人的贵人。怎么理解呢?她说,你去跟任何人接触或是干啥的时候,不要去想得到什么好处,而是去帮别人解决问题或是带给别人能量。我思考了下,允儿做到了什么?

第一,帮鹿仔(我们的摄影师傅)截图收集学员好评,希望帮他招募更多的人。

第二,她夸我照片好看,我说一直没听课很惭愧。她告诉我,既然我们都很喜欢鹿师傅,就尽量去多学习、多思考,实在解决不了再去问,不听课去问问题就是对老师不尊重是不是 。超级直接但确实对我帮助很大,意味着我没有站在鹿师傅的角度出发去看问题的能力。

第三,给了别人很好的课程价格建议,招募到了更多的人

第四,我说我不自信,她给我发了100个正面词,还感谢了我随口一提的一句话

我觉得真正的利他思维,真正忘记它是你的工具的意识,才能真正构建“我和你”的关系。

爱情是,友情是,包括客户关系。真正有没有从客户视角出发,解决问题,真正去爱自己的用户。感谢允儿,学习到了超多,我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有爱的能力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与你”,“我与它” 当我将你视为我达成目标的工具或对象时,你在我这儿就沦为了“它”,这时就构建了“我与它”的关...
    地球人2021阅读 6,476评论 1 1
  • 马丁.布伯认为,真正决定一个人存在的东西不是“我思”,也不是与自我树立的种种客体,而是他自己同世界上各种存在物和事...
    艳_1e87阅读 6,771评论 1 1
  • 今天听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主要讲的内容是马丁布伯的《我与你》,这本书的哲学基石是世界的本体不是我,也不是你,而是...
    肥羊并不肥阅读 2,338评论 0 1
  • 马丁·布伯的《我与你》讲到世界的本质是关系,关系分二种:我与你、我与它。 我与它:当我将你视为我达成目标的工具或对...
    眼睛歪了阅读 1,488评论 0 0
  • 本周来说两种关系,一种是“我与你”,另一种是“我与它”。具体可以这么理解,当我把你看作是实现我的目标的工具和...
    cakehong阅读 2,695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