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太久没有联系的一位同事老师找我聊天,期初比较随意断断续续,后来,因为时间也比较空,就多聊了起来。
老师找我,起因是孩子实习,她想看看和我住的远近。比较遗憾是我已经从那个城市走出去了。虽然不能产生链接,但是我们还是围绕孩子的实习继续聊了一些。
她孩子是独生女,进的是互联网大厂,实习三个月,如果有意愿签工作,就可以直接留下来。我之前认识一个老乡女孩子就是毕业直接进去,福利待遇确实不错。她孩子实习所有工资补贴一起已经是我打工生涯15年工资的天花板了,所以我还是很佩服和羡慕。就因为她孩子不错的实习,我就问到了是否考虑实习继续留下还是有别的考虑。这个问题,单就孩子的综合情况来看,其实并不难。留下来,不论是城市还是公司还是个人镀金,都是相当不错的。而老师却说,她在积极干预。意外吧?!但是我,并不觉得意外。因为,已经到现在这个年龄的我,其实考虑的已经不简单是工作岗位公司大城市。而是未来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后要怎样,这也是老师自己积极干预的最主要原因。
五年时间,一个女孩子,大概率是会遇到一个倾心的男孩子,这个男孩大概率出生在她自己家乡以外的城市,两个人大概率也会婚姻意愿,如此这个女孩便是远嫁了。即便他们不回男方,在现在这个城市安家,那对于女孩父母,也是远方。如果真的这样,作为老师,不能棒打鸳鸯。那么与其以后这样的风险,不如在最开始就规避。
一个女孩子在刚毕业,总是会想着,世界有多大,我想去看看,人生多美好,我要去闯闯。但是一腔热血,未必能想到五年十年。姑且是有考虑,大概也仅限于职业规划吧。为人父母,确是那个最操心的人。
我太能理解她了。我虽然没有远嫁,但是我却跑到一个离家2000公里的城市。因为太远,因为没钱,11年没有在家过春节,11年间也仅仅回去了三次。我不会知道哪天我父母生病了,不会知道我亲戚做手术,我不知道村子有哪些事情,我不知道家乡又怎样的翻天覆地。
这11年,我和家乡越来越远。却并没有因为待在现在的城市有11年就觉得归属感,正是那句:回不去的故乡,留不下的远方。
短视频铺天盖地的今天,每每从网络看到那些关于远嫁的案例,都觉得,一个字:“苦”。偶尔也会有过的好的女子,但是评论区却是“都来看科幻片吧”。真的不是广大网友矫情。
因为远嫁,意味着,没有送亲的亲朋好友;
因为远嫁,意味着,父母有可能一生只来这一次;
因为远嫁,意味着,你扛起了日后所有的痛和苦;
因为远嫁,意味着,你不再能承欢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