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所以人天然就会有情绪、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会开心,失去具有重要价值的人和物会难过,被侵犯权利会生气。由于这些,人才真实、鲜活地存在着。
精神疾病中有一个症状叫情感淡漠,说的是患病之后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或是内心想法丰富、流露于外部的非常少;对人或事缺乏兴趣,无责任感,不会关心人,没有同情心,常常显现的是对事物无动于衷的表情。在内心深处,这类人大多内心深处充满孤寂和凄凉,总是对外界持不信任和不满意态度,对感人的事件怀疑,甚至拒绝感动。之前看过一个小片段,说一个老人在患病之前,担心女儿的工作还没落实,房子没有买到,像所有的父母一样牵挂着女儿,生病后,看到女儿切菜伤到手指都只是默默地转身离开。
如果有一天人将不再感受到情绪、情感,生命的能量也消散了。说个小乐的故事吧,为什么叫他小乐呢,因为他爱笑,因为开心吗,其实不然。作为音乐世家的一个孩子,从小被赋予厚望。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一直是重点学校,放学后就开始参加各种辅导班,演讲、书法、绘画等等,父母帮他规划好了时间。一直都按既定轨道行走,直到高三,他的成绩大幅下降,开始跟父母对着干,上课要么玩手机,要么睡觉,下课和班级中的几个混混去网吧,打游戏、抽烟、喝酒。父母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加大了教育和控制的强度。从以前的唠叨、指责变成哭诉和吵闹,周末必须坐在书桌前,不许出家门。在学校也是,父母联合班主任“了解”小乐的一举一动,每天都会找班主任询问小乐上课迟到没,听课认真不,晚上有没有按时休息或者出去和其他同学鬼混。小乐受不了,慢慢情绪低落,不愿说话,体重急剧下降,开始在手臂划出一条条丑陋的痕迹。老师觉得不对劲,父母带他去医院检查出来抑郁症。父母监督他吃药,继续询问老师他的生活细节,督促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唠叨着对他好的良苦用心。小乐也“接受”了,变得对什么都无所谓,反正不管自己做什么最终都会听父母的。心情呢,也无所谓,反正药物会调节,今天是几号,更无所谓,有什么差别呢?
无情也不会这么一直持续下去,如果有美好的触动,人就会再次活过来。有一位创建临终关怀团队的志愿者说起她的初衷,并不是因为志愿者可以帮到其他人,而是通过志愿者让她活了过来。事情的起因是因为她的一个好朋友,得了不可治愈的疾病,因为她俩同在国外学习,那个国家允许实行安乐死,所以好朋友请求她为自己的安乐死签字。她不答应。好友苦苦哀求,希望死的有尊严。她妥协了。可是当好友的家人看到被安乐死的女儿时完全不能接受决定这一切的她,辱骂,殴打。她本来就没从好友的去世中走出来,经过这么一出,她完全封闭自己,麻木地生活。即使母亲来看她的时候崴到脚,一瘸一拐,她也无动于衷。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一个孤儿院,她去看望孤儿,但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热情慰问,只是在孤儿院的门口坐着发呆,无意间她发现离她不远的地方也坐着一个小姑娘,安安静静地坐着,就像她。她心里的寒冰,咔嚓一声,破出一道裂缝,温暖开始涌进。后来她经常去看小姑娘,甚至最后帮小女孩找了一个美国的养父养母。她很感谢有这样的一个缘分让自己重新打开了感官。
开心也好,痛苦也罢。喜欢也好,厌烦也罢。接受也好,抗争也罢。佩服也好,嫉妒也罢。还好,你在真实地活着。最怕是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