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北京这个城市,可以说爱恨交加。爱的是,它给予了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恨的是它钢筋水泥铸就的冷酷和无情。对于这座城市,我有着莫名的执念,正如老爸所言,我们一家人注定与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牵引着我们的过去与未来。
七岁的北京,是天安门的宏伟与东坝的破败。小小的我对于北京的初始印象是这个城市太大了,大到我既兴奋又恐慌。首都,在那个时候,已经被分裂成了两个不同的时空,我在A时空里感受了它的繁华,也在B时空里,看尽了市井人情。印象中,小的时候每次进城,都需要乘坐一辆红白相间的公交车,听着报站员含糊不清的站名,老爸说大栅栏在北京人的口中有另外一个名字—大石蜡儿。七岁到十三岁,每年的寒暑假我几乎都要在北京度过,一边懵懂的看着老爸和他的同事们编排报纸文章,一边和大院里的小伙伴们四处玩耍,虽然东坝的报社因为它的荒凉与诡异,早已被我写进了灵异故事里,但并不妨碍我对于它的喜爱。在北京,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与幸福。
二十二岁之前,北京成为了我外出求学的中转站,每个星期我都会固定呆在虎坊桥、北纬路、西单这几个地方。随着我一点点长大,北京也在一天天的变换着它的模样,车越来越多,从四面八方涌进祖国心脏的人也越来越多。北京,再也没有小时候的云淡风轻与闲散安逸,每一个外来的人都希望在这里实现他们的梦想,终日忙碌,盲目而又冷漠,却不曾停下来感受这个城市的美好。
二十三岁,我真真正正回到了这个伴随我成长的城市。原来,北京不只我呆过的那几个地方,原来,北京比我想象的还要大。从此,我和其他人一样每天挤着地铁去上班,每天穿梭在写字楼里,每天奔波于四九城中,加班到深夜写着各种新闻稿件。相对于白天的喧闹,我更喜欢夜幕降临的北京,就像小时候仰望星空,看着这个我爱的城市一样。
如今,我虽然离开了这个城市,但是各种机缘巧合又不得不让我定期回到它的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跟我抱怨,想离开北京,因为它高昂的房价、因为它日益残酷的竞争,淘汰,成为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每每听到这样的声音,除了一声叹息,并无更多语言去安抚。就像汪峰歌中所唱一样: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去,我希望人们把我埋在这里,在这我能感觉到我的存在,在这有太多让我眷恋的东西。
谢谢你让我实现了梦想,谢谢你让我痛并快乐的生活着,也许你留给我的回忆是一辈子无法磨灭的印记。未来的未来,我与你注定还会有太多的交集。
北京,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