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生气了》由美国画家莫莉·卞(MollyBand)绘制,美国南依利诺大学幼儿教育博士李坤珊翻译的作品
我觉得一本书的格调是由作者的经历决定的,作者云游世界听故事的经历奠定了本书的格调。本书画风粗犷而不失整体性,构图充满了想象力和表现力。
全书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来表达菲菲从平静到生气,从生气到愤怒,从愤怒到自然,从自然到平和的整个过程,其中还运用了跨页和加阴影来放大生气的效果,看图都能感同身受,阅读体验棒棒的。
“当菲菲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姐姐一把抓住了大猩猩”。当孩子专注地玩一个玩具时,眼看着玩具被拿走,这时的孩子会怎样?她是顾不得什么规则的……她气极了,眼睛大瞪,鼻孔张开,头发竖起,连耳朵都要立起来了。
情绪失控的小孩都会做什么呢?踢打、尖叫、想把所有的东西都砸掉。她的愤怒只能用怒吼来发泄,怒吼到咆哮,愤怒之极,就是一座在喷发的火山。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情绪失控的时候,每个家长都会一次次面对这样生气至极的孩子。
孩子的情绪爆发起来就无法控制,她会怎样发泄自己的情绪呢?跑,一直跑,跑到跑不动为止;哭,大声哭,哭到哭不到为止;把内心的不满,多余的能量释放出去,就会好一些,再看看周围的环境:那山、那树、那石、那鸟,海边的风、流水和浪花,广大的世界抚平了菲菲愤怒的情绪,让她感觉轻松多了。
再回到家,一切如初,迎接她的也是家人温暖的怀抱。故事在温暖的画面中结束,完全忘记菲菲曾经多么生气和愤怒。
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每位家长都要做的功课,而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孩子的情绪有一些是与自我意识相关的,如高兴、伤心、愤怒、厌恶等,还有一些情绪是与自我评价有关的,如骄傲、羞耻、内疚、同理心等,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也慢慢发展起来。我们不能要求孩子没有情绪,也不能要求孩子做到情绪平稳,情绪的波动是每个孩子的常态。
我们要让孩子学习的是知道自己的情绪会有不好的时候,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怎样做,学会冷静,学会发泄,学会表达,这样心情会变好一些,心情变好的她可能都不记得自己是因为什么而生气,因为什么大发脾气。家长要给孩子发泄坏情绪的时间,并不代表无条件满足他的要求,家长也要让孩子知道“哭是没用的”,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情绪不好还是要说出来,“我心情不好,现在不要理我”,“让我哭一会儿” ……教孩子学习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让自己冷静下来的方法才是我们要传达给孩子的重点。
不管孩子还是成年人,都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学会和自己和解,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和体验。
再补充点自己的小感悟,其实教育也像绘制绘本一样需要一些设计,不是一味的付出,自己感动自己。通过丰富有趣的设计来加深孩子的印象,引导孩子朝好的方向努力才是我们应该去思考和践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