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时读到《那个星期天》这篇文章,一口气读完,才发现湿了眼眶,一派荒凉的背后是人间最温柔的情。 史铁生的好多文章不敢读第二遍,不想再一次泪流不止,不想再一次体会那种痛。他走了,我相信他走的时候是站起来的……
课堂上,给孩子们读了《秋天的怀念》,我哽咽的读完,发现孩子们哭了,我想哭更想笑,他们听懂了……我们在情感上达到了共鸣。他们定是想起了妈妈,我也想起来了妈妈。真想花一节课的时间,拿着史铁生的散文,和孩子们酣畅淋漓的读,然后痛痛快快的苦,再欢欢喜喜的笑,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一抹柔情。
“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一节课因它而活。给孩子们讲清楚,他们选择了一个场景,认认真真的用15分钟左右完成了自己的小练笔。展示时,羞于朗读自己的作品,我乱点一气,读来个个都好,教室里想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作为老师,我低估了孩子们的写作能力,有些惭愧。一节课,我为孩子们高兴,他们太棒了。
我多想让我的课堂,久久停留在《那个星期天》,久久在课堂上仰望那个不能站立却异常高大的身影。
他的温暖,他的柔情,没来得及给予他的母亲,但他给予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