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咚咚。
那年三月,村庄里只有六岁的白玉听到了春风中传来的拨浪鼓声,连续欢快宛若春天。
当时天光黯淡,红庄沉默如村口守望的老人。
薄云遮天若一层纱帐,远处山坡隐隐披上了绿衣,风儿轻轻胡乱地吹着,那村头的大柳树身姿曼妙;正是春忙时节,里外巷道人影不见,本来寂寥的大山村庄更显深沉。
咚咚咚——
小娃儿白玉正在村边泉水处玩耍,忽闻声声鼓响随风渐近,回望见一青衣人远远行来。
白玉在衣襟上抹了抹湿漉漉的小手,见来人挑一幅沉重的担子,担子两边分别是两个大木头箱子,左手拿着一把拨浪鼓摇来摇去,不禁嘀咕:“带糖豆的担担客来了……”
青衣人步履稍缓,侧头望向白玉,颔首微笑。
白玉不知所以然,:“这个人怎么在冲我笑,不会是坏人吧。”小心翼翼上前:“你,你带糖豆了吗?”
青衣人走近白玉,放下担子,露出苍老的面容来:“我这一箱子都是糖豆,小娃儿,你们家大人来?”
白玉听的心中欢喜,见这人四五十岁年纪,皱纹满面,神态和蔼,衣饰简朴,不像是妈妈口中抓娃娃的坏人,更何况他那大箱子里还有满满一箱子糖豆。
他方欲索要糖豆,却又想起从前,以前妈妈从担担客那里给自己拿糖豆好像是用钱换的,他不明白钱是何物,自己身上好似也没有钱。
白玉忍不住糖豆的诱惑,开口道:“我想要糖豆……可是……我没有钱。”
担担客俯身打开左边的箱子:“你看,这箱子里全是糖豆,快去找你家里人要钱。”说完白玉蹬大了眼睛,打开的箱子里最上一层全是五颜六色的糖豆,口水顿时流下,眼睛瞪的直勾勾的。
白玉回头望了望自己家的方向,爸爸妈妈去田里种庄稼了,爷爷被人请去别的村写族谱了,还有谁可以给我钱换糖豆,急的白玉眼睛只转。
那人看懂了白玉的神情,蹲下身子,捏住白玉的小手:“小娃儿,是不是你爸妈把你一个人丢家里了,他们没告诉你不要一个人跑出来玩吗?这很危险的。”
白玉怯声:“爸爸妈妈走之前拴好门的,是我自己偷偷跑出来,我想找人玩。”
那人听的他说的诚恳,不禁莞尔:“要听你爸爸妈妈的话,做个乖孩子,你几岁了?”
白玉答了。那人微笑:“你若是答应以后听爸爸妈妈的话,我就送你一袋糖豆,如何?”
白玉高兴道:“我答应你,以后绝对不一个人跑出来了。”说完,眨巴眨巴眼睛,看向了担担客箱子中的糖豆。
那人哈哈两声:“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说完扯了一袋糖豆递给白玉,眼神温暖似有所回忆。
担担客看了看天空,自言道:“今年出来做生意已有两月,和我那小孙子也分开了两月,走的时候哭哭啼啼,不知道这会儿有没有想我。”
白玉拿了糖豆怯怯地看了担担客一眼,青衣人一招手,他就一溜烟往自己家中跑去,到家门口时还不忘回头看了一眼。
担担客看着白玉回去的方向,笑了笑,幸福挂满脸上,仿佛眼前这个孩子便是自己的孙子一般。走了这么长的路,春忙时节生意也不景气,就在这儿歇一歇吧。担担客合上箱子,就那么蹲在地上,喝了一口水,左手拿起拨浪鼓使劲摇了摇。
片刻,担担客休息的也差不多了,在这个村子没有做到生意,他要赶往下个村子碰碰运气,挑起担子,一步一步慢慢地离去,背影渐渐融入天色之中。
“哎~”
稚嫩的喊声从担担客后面传来,音色清脆,仿佛古刹佛堂屋角的铃铛声。是刚才的小娃儿。白玉拿着几块干巴巴的馍,怀里揣着几个鸡蛋跑来。担担客放下担子,站在原地看着白玉过来,等他走近,装作生气道:“怎么又跑出来,不是乖孩子哦。”
白玉连忙解释;“我看你蹲在那儿干喝水,都中午了……给你,我回去了。”又是一溜烟儿跑不见了人影。
担担客看着自己担子里的馍和鸡蛋,心想刚才多给这小娃几袋糖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