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段时间这个词被泛滥地使用,以至于听到也有点反感了,如果到了一个成熟的年纪,还像少年或者小孩一样,有什么好。
现在发现,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绝大多数人根本无法做到一直有少年感(不讨论外表的少年,我们说精神的少年)。
什么是少年感?是那种充满活力的、对世界保持好奇心、松弛的、无畏的状态。
年纪小的时候喜欢到处跑,往外跑,参加各种活动,音乐节啦、展览啦、演唱会啦、戏剧啦、名人讲座啦…年少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吃喝玩乐”。长大了“寸步难行”,对人事物也开始丧失兴趣,囹圄一寸天地,只考虑“养家糊口”,世俗势利、呆板无趣。所以,怎能兼得?而且我们好像总是预设前提,对于一个长者而言,少年感的那些品质都是拉胯的,或者说是不成熟不稳重的,因此,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提升或隐藏或丢掉。
人是多面相的,成熟和少年感也不冲突。能一直有少年感是很难的,经历过沧桑之后,依旧怀有赤子之心,才是最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