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认识汪曾祺的作品,是从他的散文开始,那一手充满神韵的描摹,常常让细致入微的生活如视觉化在眼前呈现,更带着一种感知上的熨帖,充满了舒适的心灵触碰。这一次看汪曾祺的《人生如寄:汪曾祺经典作品集(全6册)》,让我看见他朴实的文风之内描摹的世事人情,这套书中6册囊括了他从1940年起发表过的经典小说,其中独特的叙述方式,干净脱俗的文笔,让我们看见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人。
走入其中,感知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中让你忆起点什么呢?
一、独特的抒情现实主义风格,带来别样的风俗画般的感知
如果说在汪曾祺散文中,最让人感知他描述乡情民俗以及芸芸众生的传神妙笔,那么在小说中则更多了立体与完整的画面,毕竟散文更多的是一种白描和就某个点而叙事,而小说则围绕人物场景情节,多了更多的时空轴的叙事,也因此多了更能感知到的立体感,对于辞章典故,或是即兴偶感,或是娓娓道来,让人对他朴实又生动的情境,多出太多的心之所感。
在书籍的装订风格上,多了一种一脉相承的朴实和简练,不同的色调下,宛若一幅幅剪纸画的封面上,各自呈现着每册的书名,两册分别写着作者姓名,以及对书中内容的一个人物摘录,或是其中一个人物的来源,或是一个人物形象的特写,亦或对每册书名的一个精炼点燃,点燃着我们对它的好奇,其中究竟以怎样的背景与情节让人去探寻。
有着独属于作者风格特写,就着故事里一些充满乡情的描述,有地域特点的风俗,有人情世事的呈现,也有在那看似朴实的背后充满了一种活力与力量,就像是一种浅浅的来源于自然的一种纯然,就比如在大淖记事里,女性人物在其中以不同时期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将那种纯真的朴素与原生魅力和智慧,一一传递给我们。
二、精炼的故事里,有着最还原人性的真实与朴素
在大淖记事这一册里,每篇几乎是以女性故事为题,故事里更多是以记录的视角,没有道德评判,也没有更多的褒贬,有的只是如旁观者描述着时代与背景下的人事物,那一刻,我们阅读它,透过它去看见人物内心的纠结或是感知,或许这就是一种透过小说去体验人物与时代背景的一种方式。它没有我们所以为的细腻的心理描写,它并不透过如知晓当事人感知的旁白,而是以一种事实与具体人事物的方式呈现给我们看。
短篇小说宛如一个横截面,将所有剧情紧凑聚焦在我们眼前,透过一个聚焦的画面描述,或是一个场景记事,给我们提炼出来,宛若在一幕剧精彩处,或是意味深长处,一点点拽开,以文字笔触剖析在我们眼前。也因此或许少了那种过于铺垫繁复的呈现,却多了那种精湛而紧凑,因着时代背景,有对不得不的现实妥协,这妥协里没有那么声嘶力竭,却让我们在一片抒情里,感知到现实的冷酷,或许这也是为何说汪曾祺小说中呈现的是抒情现实主义吧。
三、冷静自如的描述里,看见多面人性
在每个短篇里,都有着极为让人心生触碰与惊喜的画面感,或是充满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只是却并没有是非对错的评判,也因此,因着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感知体验,有着太多的独属于我们阅读者的感知。比如在受戒那一册中描述的关于勿忘我,看似以一种花的名称去做标题,故事也是以一个爱情故事为开启,而随着故事的描述,那原本和满的爱情,在时间的流逝里,让勿忘我这朵花,都充斥了浅淡无言的意味。
书中以对勿忘我的英文描述是forget-me-not ,而随着情节的描述,却让forget-me-not变成了forget,也就是忘了,这看似对爱情的一种讽刺,却又像是对人性的描述,或许这是受戒那册以多面人性为题,人性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画面,而是充满了多面的,看似原本以为的印象,在某一刻,却可能将原先的人设或关系崩塌,透过小说,我们也看见了汪曾祺自身对待笔下人物的一种慈爱。
没有随意的评判,有的是记录、同情和理解它们,而我们读着读着也从人物身上看见了人性的悲悯或是冷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在小说里以一种或起或落的方式传递开来,而我们也随着作者的视角,一点点去探索自我在现实生活中的感知。透过小说去过好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
《人生如寄:汪曾祺经典作品集(全6册)》让我们看见别人的生命历程,也看见自我在小说中被触碰的感知,看似平淡,却又一次次触及心田,在不经意间想要一次次回味,甚至在生活中的偶尔会想起那些人物和画面,然后一起走入自我心田的探索,去体验去品味独属于自我的人生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