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美德指南》P26-35,36精读有感。父母作为权威,这个度挺难把握。是的,尤其是在人人喊无条件养育,接纳的年代。所以学习这一个章节,并自问自答3个问题,仍然很有现实意义。特与大家共勉,分享。
首先分享一个极端假设:在孩子小的时候权威无可厚非,甚至权威也是孩子安全感的由来。当孩子得到的权利都超过了父母,那他是不是同样会害怕:我身边还可能有比我更强大的人来保护我吗?
Q4-1找一找你们家的权威方式,和教育性模式有哪些区别?谈谈这种权威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说来惭愧,我觉得自己是在所谓最糟糕的“摇摆型”(权威型和放任型)模式间摇摆过的。比如功课的时间限定和我作为辅导者合作界限方面。因为这种体验很不好受,所以印象深刻。现在或许已经好多了,今天谈一谈这个以完整自己的认知也好。
精读了“教育性模式”后,我觉得它们的区别在于家长角色的定位。教育性模式里说“如果我们认为领导的责任就是服务,我们就必须放弃希冀孩子时时刻刻都爱戴和赞同我们。一个好的教练不会和运动员商量,问她是否能承受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跑步的方案的。相反,一个好的教练有责任帮助运动员挑战她们的极限。”
我们必须放弃一些永远被爱戴无冲突的美梦,才能承担起教育者的角色。
这里提醒我自己,可能自己太想做完美的妈妈,然而太难做到,害怕失败的心情让人紧张和沮丧吧。我想,一个教练(领导者,服务者)的角色比妈妈更超脱、无畏、坚定,而不必要的仁慈和期望孩子爱戴和敬畏我们-----这大概就是我们(相比教练而言)痛苦的来源。
权威方式对子的影响:显而易见,孩子如果遵守权威,只是困难不够大,胆量也还不够大,一旦她真的有困难认为无法超越,或者真的有很多情绪和需要又没有满足,那从人性角度讲,无论孩子还是大人,权威迟早是会失效的,因为权威无法满足她的需要,就这么简单。
比如,有几次,孩子的确是对写作文毫无思路,大脑里的体验积累的也不够,拖延到最后不会做,有了情绪,我再气恼,拿时间约定来督促或挡回去不再帮助她,也只会增加她的沮丧无力和羞耻感。这个度,说实话,也挺难把握的。我也在摸索。
作为老师,我知道功课怎么快静齐,可是我一旦把它小看又快捷指导孩子去如何如何完成功课,作为老师的孩子,她的感受比一般孩子更复杂,更容易解读成:我好羞愧,难堪,妈妈眼里没有难题,都简单。可我就是觉得好难,怎么办呢?妈妈的表情肯定是因为我不够好,没有她眼里那些优秀学生聪明,妈妈可能并不爱我。就算这次她好像很耐心,不说我,上次她说过都有办法的,没啥好拖拖拖的,我一拖,她可能早就不高兴了。。。。。。
那怎么破权威之咒呢?很遗憾,教育工作者也没有万能解药。而且有时候,切换工作和全身心的母亲角色对我也异常困难,就差在家门口点香拜菩萨静静心了。唯有承认,觉察,诚实,不但对孩子,也是对自己的心臣服。只能像大家一样,从一个普通妈妈的苦里穿越过去,没有捷径。
Q4-2双R教育,常规Routines&Rituals仪式
谈一点我的做法:我和孩子约定了功课等任何事情完成后,8点前可以一起玩摔跤。通过身体游戏和对抗,也增进亲密感,发泄情绪的。就算有些小疙瘩,可以通过游戏和解。
Q4-4书中提到十个设定有效家规的原则。哪些是你觉得特别值得借鉴的?
一,适度。虽然我们家也就6条,但是这个理念还是强化了我的意识,提醒我“先抓主要的”,比如责任感和自律,和整洁。
三.肯定句陈述,以美德为基础。
比如把“不在客厅吃东西改成:清洁(美德语言)”。唤醒了我认知里已有的在教室里用的“正向词汇,正向意念”。
比如我家的家规:每天最多看20分钟IPAD,每增长一岁加10分钟。改为守信:约定每天可看20分钟IPAD,就隔闹钟保证20分钟,我们看重遵守约定的品质。否则。。。。。。
另外,只在餐桌吃东西;吃完玩完看完书要收拾等。可以改为:整洁。。。。。还能用归类思维一次性让孩子理解为什么要打扫这么多地方。
五.处罚要有教育性而非惩罚性,补救性而非报复性。
这点其实是我在学校里有所体会的,也需要警醒自己。三思而后行。精力有限,更要快,准,狠。而不是把事情弄复杂,留下隐患。
七、讲清楚家规。写出来,贴出来,画出来。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们还停留在口头约定,没有像教室里那样,写出来并签名。给它一个正式的,并且方便提醒大家去执行的强化作用。
八.处罚最后的收尾:体现美的工程的原则,让孩子回到他最佳的行为中,而不是让他总是感到耻辱。
教育往往伴随着不愉快,最后在平静时去找孩子以正向美德收尾“你学会。。。美德了吗?”而不是你下次还会继续羞耻下去吗?这真是当头一棒,提醒高密度运转“教育”的班主任的我和回家后耐心打折的我。
这个原则,让我想起一个心理学概念:峰终效应。特别有价值,送给有缘人,作为共读之礼。
峰终效应: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评价,90%取决于他对这件事最高潮时候的巅峰情绪和最终结束时候的感受。教育,的确是艺术,需要研磨和领悟,期待带给孩子们更多的巅峰体验,对自我的认可,与他人的合作,对生活的好奇心。